教育演講1:糖尿病治療的新發展

E1-1
口服降血糖藥之簡介
Overview of Traditional Oral Hypoglycemic Agents
杜思德 蘇矢立*
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內科 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內科*

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在國人常見十大死因中現居第四位,並造成極高的的急、慢性併發症罹病率,增加許多醫療支出,在講求成本效益的今日,其預防及治療已是當務之急。
糖尿病基本上可利用節制飲食、適當運動和改變生活習慣,來控制血糖;當以上非藥物方法無法將血糖控制於合理範圍,就必須加上藥物治療。降低血糖的藥物大致上分為口服降血糖藥和胰島素兩大類,傳統口服降血糖藥物目前包括磺醯尿素類(sulfonylureas)、雙胍類(biguanides)、α型糖分解抑製劑(α-glucosidase抑製劑)、thiazolidinedione類、Repaglinide 類等,惟各類降血糖藥物各有其用藥極限,並非任何病情皆適用,以下在報告中分述之。

壹. 磺醯尿素類 (sulfonylureas)
   磺醯尿素類是目前使用最多最廣的口服降血糖藥,但最麻煩的是其低血糖的副作用,其中又以年紀大的人、神經病變代償反應變差的人,發生低血糖自己又不易察覺最為危險。磺醯尿素類藥物藉刺激胰臟的β-細胞釋放胰島素,產生降低血糖的療效,故接受此類藥物治療者,本身胰臟需能分泌胰島素。

貳. 雙胍類(Biguanides)
雙胍類降血糖藥物已成為繼磺醯尿素類藥物後,最常使用的口服降血糖藥,這類藥物降血糖機制尚不明白,可能是經由減少肝臟葡萄糖的新生、釋出及肝醣轉化成葡萄糖,降低腸胃道對葡萄糖的吸收,增加肌肉及脂肪組織對葡萄糖攝取,而使血中葡萄糖值下降。肥胖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同時伴有血脂異常時,雙胍類降血糖藥物不失為最理想藥物。

參.醣祿錠(α-glucosidase)抑制劑
葡萄糖吸收抑制劑,藉抑制腸道將醣類分解吸收的步驟,達到降血糖的目的,可改善飯後高血糖,主要用在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由於醣祿錠抑制蔗糖分解成葡萄糖與果糖,若糖尿病患者使用其他降血糖藥或胰島素,同時用醣祿錠出現低血糖時,因蔗糖不能被快速有效的分解成葡萄糖來矯正醣祿錠所造成的低血糖,必須提醒患者需隨身攜帶葡萄糖製品以備低血糖時服用。

肆.Thiazolidinedione類- Rosiglitazone,Pioglitazone
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病原因很複雜,可能是胰島素分泌不足、胰島素作用不良、肝臟葡萄糖產量增加等諸多因素混雜而成。此藥的作用機轉為,與體內細胞核的接受體PPAR(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相結合,調節胰島素的反應基因(insulin-responsive genes),進而影響葡萄糖與脂質的代謝。長期服用會造成體重增加,對有心臟衰竭可能之患者仍需謹慎使用。

伍. 非磺醯尿素類(Non-Sulfonylurea)藥物
又稱為「Meglitinide或Glinide」, Meglitinide這類藥物在葡萄糖協助下能更「快速」的釋出胰島素,類似常人進食後釋出胰島素的第一個波峰「1st peak」,進而有效控制飯後血糖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