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1:糖尿病治療的新發展

E1-4
胰島細胞移植
Islet Transplantation
莊峻鍠
長庚紀念醫院新陳代謝科

第一型糖尿病病人胰臟的貝他細胞質量隨著罹病時間而逐漸減少,以致胰島素分泌不足,最後需要依賴注射胰島素來維持生命。傳統的胰島素注射因藥物作用的時間及高峰與體內血糖變化無法密切配合,因此大多數患者的血糖控制並不理想。此外,積極的胰島素治療只可減少或減緩而無法完全避免第一型糖尿病患者視網膜、腎臟及神經病變的發生,且曾增加嚴重低血糖的發生。將胰島細胞經門脈植入肝臟可使病人不需注射胰島素而維持正常血糖,是一種符合第一型糖尿病患生理需求的治療方式。

1893-2005年全世界共有1154名患者接受胰島移植。根據胰島移植登錄資料分析1990-1999年間進行的237例人體胰島移植,第一型糖尿病病人術後一年不需注射胰島素治療者僅有11%。近年來胰島移植的成績已有大幅進步,如加拿大Alberta大學報告33位糖尿病病人,在採用 Edmonton Protocol的單獨胰島移植術後成功率達85%,但多數接受者需接受2次或以上的移植。且術後5年不需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比率降至10%。雖然如此, 80%的接受者仍可測到血中C-peptide,且這些病人術後血糖控制較佳、低血糖較少,且對低血糖的反應有改善。此外,成功的胰島移植可改善接受者的腎臟、心血管功能及生活品質,並穩定視網膜及神經病變,延長存活時間。

胰島移植體失效可能的原因包括免疫問題(如免疫排斥、自體免疫破壞及免疫抑制劑毒性等)及非免疫問題(如移植部位、移植體生長問題及非特異性發炎反應等)。這可從以下三方面來著手解決:(1)植入足量的胰島細胞:開發分泌胰島素細胞的來源如動物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的細胞株、貝他細胞的前驅細胞、幹細胞及基因工程改造細胞等。(2)提供植入胰島細胞良好的生長環境:控制糖尿病接受者的血糖、選擇適當的移植部位,及對糖尿病接受體施以高壓氧及pentoxiphylline、15-deoxyspergualin、nordihydroguaiaretic acid、cobalt-protoporphyrin、rosiglitazone及exendin-4等藥物治療。(3)避免免疫排斥及自體免疫反應:研發副作用較少的免疫抑制劑,植至無免疫反應的部位,免疫隔離,離體免疫調節及誘導免疫耐受性。

總之,近年來人體胰島細胞移植的研究使其可能應用於未來糖尿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