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1:猝死之預防與處理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Sudden Cardiac Arrest

S1-3
如何復甦猝死病人?
How to Resuscitation the Patients with Sudden Cardiac Arrest
張維典
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 臺大醫學院急診醫學科

猝死為現代醫學迄今仍難以有效預防的疾病,即使過去五十年來醫學的進步讓過去許多十分棘手而難以治療的疾病可以有效地治療,然而猝死因其不可預測性、突發性,以及立即造成心肺停止之嚴重後果等特性,因此當其發生於社區中時,往往令家人或周遭朋友、同事等措手不及,即便當場有人目擊且立即送醫,最終的結果仍常常令人失望。一般而言猝死病患經急救後能恢復自發性循環者僅約30%左右,而能活至出院者平均只有5%,其中神經學功能得以恢復並回歸社會者更是少數。因此對於猝死病患的治療,先遑論針對個別潛在病因之特殊治療,首先必須強調對心肺停止本身作有效的急救復甦,惟有病患恢復自發循環,才有機會接受進一步的治療,進而才能談到如何預防猝死之再次發生。

對於猝死病患的急救最重要的關鍵為 ”儘早求救 (early access)、儘早施予心肺復甦術 (early CPR)、儘早電擊去顫 (early defibrillation),及儘早施予高級心臟救命術 (early ACLS)”,此即所謂的”生存之鏈 (chain of survival)“。生存之鏈的每一環節均非常重要且缺一不可,為猝死病患能否急救成功及存活之關鍵。其中 ”儘早求救” 的意函除尋求旁人協助之外,最重要的乃在於立刻啟動當地的緊急醫療系統,以便有專業急救人員可到現場協助急救並後送病患。“儘早CPR” 指的則是現場人員在確認病患無呼吸及脈搏後,立即對病患施予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壓,以確保以人工方式維持病患最基本的換氣及循環。2005年的新版CPR指引進一步強調CPR品質的重要,包括 ”快快壓、用力壓、胸回彈、莫中斷”,意即壓胸速率必須夠快(每分鐘100下)、下壓的深度必須足夠 (4 ~ 5公分)、兩下下壓之間須將力量完全解除以使胸部可以完全擴張來增加靜脈血液回流,以及CPR當中應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間斷以免循環中止。至於 ”儘早電擊去顫” 則特別適用於心因性猝死病患,因為不論是心肌梗塞、心肌病變或是心臟衰竭所導致的猝死,大多是因嚴重的心律不整 (如心室顫動或心室頻脈) 所致。心室顫動或頻脈唯一有效的治療為電擊去顫,因此雖然CPR可暫時維持病患的循環,病患最終仍須給予電擊方能使之除顫而恢復自發性的正常心律。過去電擊去顫只能在醫院由專業的醫療人員執行,然而過去十餘年來因自動體外去顫器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的發明與大量推廣,目前AED不但可交付救護技術員於院外使用,進一步並與一般民眾基本救命術的教育訓練結合,期使一般民眾能夠熟悉並使用,如此再配合AED於公共場合的配置,將使猝死病患於第一時間除了接受CPR外,亦有機會接受除顫治療,以期儘早恢復心跳及循環。在上述三個環節的配合下,接下來當然仍須有專業的急救人員接手,因此在院外緊急救護系統的良好的設計規劃下,配合救護技術員專業水準的提升,將使高級救命術從到院前一路延伸至醫院急診、心導管室及加護病房,病患方有較高的機會急救成功進而回復神經學功能,並針對其潛在病因作根本的治療及預防措施。

總之,”生存之鏈” 的緊密結合,為猝死病患急救能否成功的關鍵,唯有加強一般民眾的觀念,強化緊急醫療系統及專業急救人員的合作,輔以相關醫療科於復甦初期的積極介入治療,並將 “生存之鏈” 延伸至復甦後的加護照顧,如此方能將病患由心肺停止的死亡邊緣拉回,減少心臟及腦部等重要器官的損傷,以期增進病患的存活率及神經學功能,真正改善短期及長期之預後,使病患回歸社會與正常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