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19:腎臟衰竭與國人常用藥物的關係

S19-3
顯影劑與腎病變
Contrast Media and Nephropathy
徐世平
亞東紀念醫院 腎臟內科

長久以來,使用含碘顯影劑後可能會引致的腎衰竭,不只是腎臟科醫師,也是心血管內外科醫師與放射線科醫師一直都很關心的熱門課題。

一般文獻設定的顯影劑腎病變定義為,在沒有其他原因下,使用顯影劑後1-3天內,血液中肌酸酐上升0.5 mg/dl,或腎絲球過濾率較基本值相對升高25%以上。發生顯影劑腎病變後,雖然有些病患無明顯的臨床症狀且腎功能會自行恢復,但有些病患仍會有不等程度的殘餘腎功能傷害,增加住院天數與費用,甚至住院中與出院後的死亡率皆會升高。

目前,對於顯影劑腎病變的可著力點,主要在於預防。在臨床上,已知的危險因子包括使用高滲透壓性顯影劑、使用高劑量(如>200ml)、病患腎功能不好(如腎絲球過濾率 <60 ml/min)、脫水、充血性心衰竭及糖尿病等等。所以,在高危險群患者應避免使用高滲透壓性顯影劑,且應盡可能使用最少劑量。在致病機轉上,雖至今仍無定論,傳統上認為係透過腎血管收縮與對腎小管的直接傷害(包括氧化壓力傷害)。因此,已有許多血管擴張劑、抗收縮劑,抗氧化劑被試用於預防顯影劑腎病變。但在臨床上,只有N-乙醯半胱胺酸(N-acetylcysteine)被認為可能可確實減少顯影劑腎病變的發生。至今,較無爭議的預防措施則是給予生理食鹽水輸液,而使用重碳酸鹽溶液是否更具效果則仍無定論。至於,血液灌流或血液透析則欠缺臨床實用性且需要更多研究結果佐證。

雖然在顯影劑腎病變的防治上,已有很多研究探討,但仍有許多等待努力的空間,像是:(一)如何有效預防超高危險病患(如腎絲球過濾率 <30 ml/min)發生顯影劑腎病變;(二)如何能更早診斷,以提供嘗試積極治療顯影劑腎病變的機會;及(三)釐清致病機轉,以提供更完整的預防與治療的立論基礎。所以,顯影劑腎病變仍是一個等待挑戰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