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23:三聚氰胺及其類似物的毒害
Melamine and its Analogues Toxicity

S23-1
從毒奶事件看食品危機處理
林雪蓉
桃園縣政府衛生局

  桃園素以工商大縣、國際機場所在地為大家熟知,對桃園縣來說等於是國家大門之所在,桃園縣亦即「國門之都」。每年利用桃園機場出入境旅客達二千餘萬人次,而進出桃園機場之貨物量更於亞洲排名第四。所以歷年發生之重大食品危機案件,如美國毒菠菜、泰國毒椰子至此次大陸毒奶粉事件桃園均首當其衝。

  三聚氰銨為化工原料,在食品界是一陌生的名詞,但因三鹿毒奶粉所造成之腎結石寶寶,才被食品界發現原有不肖業者偷加化工原料增加蛋白質檢測氮含量之黑心行為。而本局於9月12日晚間21:00接獲衛生署電話通知於六月份本縣之台紐公司曾進1000包之三鹿毒奶粉,本局立即前往現場稽查,自22:00抵現場開始,在中秋颱風假期,全力追緝回收。除後來檢察官證實流入知名大賣場之244包外,其餘於中秋假期間回收417包重達10,425公斤之三鹿毒奶粉及其所製成之成品。本局並於9月16日將相關產品全數銷毀。

  但當毒奶粉告一段落,9月21日又爆發山東都慶毒奶精事件。因連續傳出大陸進口黑心食品事件及對限量標準之政策前後不一,社會輿論與民眾對乳製品之衛生安全產生恐慌與不安。雖然地方衛生局全力追查受汙染奶精及相關製品流向與回收銷毀,但民情輿情仍惶惶不安。此次三聚氰銨污染食品原料所引起之多波衝擊與政策變動所造成之輿論壓力及社會恐慌是前所未見。

  在進入WTO年代地球村的新世紀,衛生體系是應迅速掌握國際上食品安全相關之情資,並建立事先預防之機制。而危害預防主要分兩大方向:一、毒性分析及膳食調查,建立危害物質在國人飲食之背景資料及危害風險值,藉由調查分析建立危害物質於不同食品中之安全值或限量標準,避免發生如本次毒奶事件之0.05 ppm或2.5 ppm之爭議。二、建立檢驗方法並採源頭管理:當限量標準及檢驗方法迅速建立標準化後,應立即對新進口之產品進行檢驗或甚至暫時禁止進口,並同時對已進口相關產品進行安全性及流向之調查,如有危害國人健康之虞,應立即下架回收銷毀以免老是慢半拍而引發社會輿論的抨擊。

  經由此次的衝擊與處理過程,衛生體系在危機處理上之背景資料建立、源頭管理等預防管理通報上,應有更周延之機制,才足以確實保障全民飲食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