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健康週」健康講座

4
揭開體重密碼,談如何健康減重
吳至行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副教授、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

  體重過重是觸發許多疾病的「源頭」,包括:腦中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荷爾失調、睡眠呼吸中止、關節炎、痛風等,都是過重的併發症。為了自己的健康,一定要共同揭開體重問題的密碼,健康的減輕身體的負擔。

  要健康減重,就必須針對體重過重的根本原因—長期脂肪與熱量的攝入與消耗不平均導致過度堆積而影響健康。因此除了特殊的肥胖者之外,對抗體重方法其實可以很簡單又健康,有五大步驟與口訣:
※一心一意,面對事實:買個體重計,天天量一量;三心配合用,事事比人強。
※訂下目標,勇往直前:每週半公斤,半年不算長;目標百分十,快慢要適當。
※會診專家,量身訂製:身體動一動,體力就會好;飲食需控制,營養也要高;藥物雖有效,過量受不了;生活習慣好,體重沒煩惱。
※成事在己,團隊合作:減重靠團隊,個人是主角;身邊好夥伴,苦樂皆同擔。
※功成利就,再接再厲:心得要紀錄,喜悅要分享;日復又一日,健康跟著長。

告別過重體重的第一步就是買個電子磅砰,每天早晚量4次,以決心、專心和恆心來看待肥胖的事實,並立下每週半公斤的減重目標,不要太快,也不用擔心太慢,堅持半年以上,絕大部分人的體重能減輕10%以上。根據2000年亞太肥胖組織的共識,肥胖治療的長期目標是要讓人更健康。成功的定義是減掉5-6 kg或初始體重的10%,BMI< 23,還有血壓、血糖的任何程度下降,血糖控制的任何程度改善,及其他危險因素的任何程度減少。而當體重減輕5-10%,飯前血糖就可以降低29 ~ 70mg/dl、糖化血色素降1.1 ~ 2.6%、中性脂肪減少18%、低密度膽固醇減少7%,高密度膽固醇則可以提高1%。每減少腰圍1吋就可以降低5%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機會。

  減重應該從運動及飲食先著手,因為運動消耗熱量,可減少熱量轉化堆積;飲食調整則直接控制熱量的攝取,但困難度在於肥胖者的認知,他們對於食物攝取及能量消耗的自我評估,總與實際的攝取量有很大的落差,因此,詳細做每日的飲食記錄,有助於正確評估。適當使用極低熱量能極有效的減輕體重。

  至於使用藥物減肥,衛生署核准合法有效的減肥藥只有羅氏鮮與諾美婷,都須由醫師處方,其他的減肥密方、減肥藥都是沒有足夠與長期證據的使用,不是沒有效果,有的甚至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切勿擅自使用以免破財傷身。

他說,正確的減重需要有其他人的幫忙及鼓勵,比較能夠堅持下去,效果會更好,醫師、營養師、藥師、運動師、社工、心理師能提供專業的協助,當然也要有家人和減肥夥伴的支持,在旁喊加油。根據門診統計,肥胖病患經由團隊協助6個月減重,近九成可減輕10-20%,成效真的很好。減肥成功者記錄減肥的過程與心得,分享喜悅給家人和減肥夥伴,日復一日堅持下去,健康就會回復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