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5:診斷用超音波於骨骼肌肉系統(復健醫學)的應用

E5-4
超音波檢查於肌肉組織的臨床應用
謝正宜
臺大醫院復健部

  超音波檢查的基本成像原理,是探頭發出音波,並將物體反射回來的音波加以影像處理。所以檢查判讀的重點是回音的表現,包括回音強弱、回音相對結構厚度、回音連續性、回音排列模式、回音是否消失及其它回音異常等。與對側相同部位比較是一個實用的方法,檢查中配合動作的動態檢查可以提供更多傳統X光無法得到的資訊。症狀特別明顯的局部痛點也可在檢查中誘發出來,對正確診斷頗有助益。肌肉組織由於有良好的超音波易穿透特性,是適合利用超音波來檢查的部位之一。應用超音波檢查肌肉,一般而言,線性探頭,頻率至少7.5MHz的超音波較適合用在骨骼肌。

  首先必須了解正常的骨骼肌在超音波掃描下呈現的影像。若延著肌肉的長軸掃描,肌肉影像呈現黑暗的背景佈滿白色的緻密平行線,反應出 perimysium layering in the endomysium; 若延著肌肉的短軸掃描(橫切),影像呈現黑暗的背景佈滿白色的小點,好似黑夜的星空。注意要儘可能將音波設定到可以看到底下的骨皮質,並且整條肌肉從起點到終點都看過,深度廣度才不至遺漏。利用全景掃描更可呈現整條肌肉的全貌。超音波檢查可以做為臨床診斷的輔助,幫助訂定治療計劃、評估治療效果,更可以從事超音波導引注射或抽吸治療,是臨床工作者很好的幫手。

臨床醫師應用超音波在肌肉組織的診斷與治療,至少可以有下列狀況
(1) 肌肉斷裂:肌肉正常回音型態中斷、壓痛、斷端因肌肉收縮分離明顯。
(2) 肌肉發炎:肌肉正常回音型態喪失、出現強回音併回音後陰影的鈣化。
(3) 神經肌肉病變:肌肉正常回音型態喪失、整體回音增強、骨皮質模糊。
(4) 超音波導引肌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