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2:骨髓移植
Bone Marrow Transplantion

S2-2
降低劑量條件療法在造血幹細胞移植之應用
Reduced Intensity Conditioning Therapy i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邱宗傑* 蕭樑材** 曾成槐** 陳博明**
陽明大學醫學院暨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輸血醫學科* 血液腫瘤科**

  傳統骨髓移植因須使用超致死量的條件療法,往往會合併移植相關的副作用,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進而導致病人死亡。因此提供一安全的移植條件療法,作為移植的前置作業,是臨床所企盼的作法。

  研究已經證實非殲滅性(NST)條件療法可以有效的達到成功的植入,但是其較和緩的條件治療強度可減少移植所引起的相關致病及致死率。由於此種較和緩的條件療法可減少接受者組織上的損傷,緩慢細胞激素的釋放,因此也較少產生嚴重性的移植體對抗宿主疾病(GVHD),但卻能保留提供細胞性免疫治療如捐贈者淋巴球輸注的平台,而提高癌症控制治療的機率。

  台北榮總自1999年開始第一例NST施行在一14歲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女童的治療後,迄今已完成40例的移植經驗。早期的病人大多以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及頑固性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和骨髓造血機能不全症候群(MDS)病人為治療對象,2002年後由於基立克的問世,以致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人接受移植治療者大為減少,因此整體NST的移植病例也跟著減少。我們以NST進行移植的最年輕病人為一3歲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女童,因患髓外右後眼球腫瘤侵犯在接受化療緩解後即給予以Fludarabine為基準的前置條件治療和異體非親屬骨髓移植,移植後預後良好,迄今已達十年病人仍存活良好。

  一般NST所常用的條件治療用藥可分成四大類,一類是以全身放射線(TBI) 200cGy,第二類為以busulfan 8 mg/kg,第三類為thiotepa 10 mg/kg,以及第四類的melphalan 140 mg/m2,合併不等劑量的Fludarabine。另外在移植的方式,則以周邊的造血幹細胞為主,至於使用的對象則以60歲以上的病人及較為體弱的病人與需要接受異體移植的病人為主。移植的疾病則以ㄧ些生長速度相對較為緩慢的腫瘤為主,如惰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高危險的白血病及MDS病人,以及晚期腎細胞癌等。總體而言,此種治療病人的移植相關致死率為15%,且有較高比率的廣泛性慢性GVHD,至於移植後的平均存活期是否較為延長則?待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