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3:結核病診斷之新進展
Recent Progress in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S3-3
應用核酸增幅診斷結核病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with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
余明治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內科部胸腔科

  幾乎所有肺結核,都有不正常的胸部X光影像,但若過度依賴胸部X光檢查,則可能會發生錯誤。痰塗片耐酸性染色檢查雖然快速但敏感度不高,約需每mL標本有5,000至10,000隻細菌方能檢測出,且無法區分結核菌及非結核分枝桿菌。因此,疾病管制局建議所有疑似肺結核病人的痰液除必須進行塗片耐酸性染色外,也必須進行敏感度較高的培養;並且建議最好要同時接種於固體及液體培養基。目前於台灣已廣為採用的自動化液體培養基系統BACTEC MGIT 960,約於兩星期左右即可知道培養是否為陽性。

  然而,以臨床的要求而言,塗片耐酸性染色及培養,仍無法符合快速且正確的要求。因此,利用分子生物技術作為結核菌之快速偵測,是不可阻擋的趨勢。核酸增幅檢驗偵測臨床標本之結核菌可低至10隻細菌,且於幾小時內完成。若痰塗片為陽性,其敏感度及特異度皆相當高;但若塗片陰性時,其敏感度則明顯下降。

  美國CDC於2000年時建議:核酸增幅檢驗對於結核病的診斷是一合理(reasonable)的選擇;於今(2009)年則建議:核酸增幅檢驗對於結核病的診斷是一標準(standard)的檢驗。對於任何臨床疑似肺結核的病人,至少需取任一呼吸道檢體進行核酸增幅檢驗。然而,由於核酸增幅檢驗對於肺結核可能性低的病人,其陽性預測值小於50%,因此,核酸增幅檢驗並未被建議對此類病人進行常規檢驗。

  最近幾年來,結核病實驗室診斷的工具,在快速及正確方面有明顯的進展;因此,臨床醫師對於結核病實驗室診斷工具,必須隨時了解其臨床意義與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