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1:如何讓醫界重視器官移植並凝聚共識

國內移植醫學的進展 -- 腎臟移植
張勝勛
成大醫院

  國內的臨床器官移植起步甚早,台大醫學院李俊仁教授1968年率領團隊完成亞洲第一例活體腎臟移植手術、1969年完成第一例屍體腎臟移植手術,開啟了台灣器官移植的新頁。隨著抗排斥藥物的發展,組織配對、抗體檢驗技術、器官處理、病理診斷各方面的進步,再加上國內醫界的努力,使腎臟器官移植手術安全性及成效均已提高,以存活率而言,國內腎臟移植手術服務,已屬先進國家水準,成績斐然。

礙於器官捐贈者來源的缺乏,行政院衛生署於九十一年六月捐助成立「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將器官勸募、器官捐贈、器官摘取、器官移植手術、器官捐贈移植配對等作業流程標準化、電腦化,希望提升國人器官捐贈勸募率及器官移植成功率, 建置公平、公開、透明化之分配作業,縮短病患等待器官受贈時間,以增進捐贈器官之有效運用。以94年至96年之平均值計算,我國每百萬人口約有6.8人捐贈(西班牙34.4,美國25.1,法國23.6,德國15.4,英國13) 。根據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至今等待腎臟移植者超過五 千人,而平均每年僅約一百餘人捐贈器官,仍是移植的一大瓶頸。

活體腎臟移植的推廣的可以舒緩一部分屍體供腎來源不足的窘境,近年來在親屬捐贈腎臟移植用腹腔鏡取腎,對於捐腎者的提早回復日常活動幫助甚大。

但是在傳統移植認為不可行的ABO血型不相容及交叉試驗陽性的情況,已經不再是絕對的禁忌。2004年台大醫院成功地完成臺灣首例血型不相容活體腎臟植,目前台大及成大醫院共完成19例血型不相容活體腎臟移植。如果血型不相容而要捐腎,傳統手術受贈者必須先切除脾臟,以減少排斥,但是目前已可以完成脾臟保留血型不相容活體腎臟移植。

器官移植的另外一大障礙是捐贈者與受贈者的交叉試驗陽性的情況,過去認為術前交叉試驗若是陽性,在腎臟移植時就會在受贈者身上引發超急性排斥現象,讓移植器官因此失敗。2005年3月台大醫院成功地完成亞洲首例交叉試驗陽性活體腎臟移植,目前成大醫院是國內第二家成功地完成此項移植手術的醫院。目前臺灣醫院在腎臟移植上,已經突破ABO血型不相容的障礙,又更進一步完成交叉試驗陽性活體腎臟移植,腎移植水準與世界並駕齊驅,希望能協助那些不易找到適合器官捐贈者的腎衰竭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