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10:骨質疏鬆症的多面向
Multifacets of Osteoporosis

E10-2
糖尿病與骨質疏鬆症
杜思德
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 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

  當大家在討論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時,骨質疏鬆症是不是也該一併被思考研究呢?
骨質疏鬆症是一個經由診斷骨量低、骨脆性增加、骨質量下降,因而導致骨折風險增加的疾病。在美國這是最普遍的骨代謝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停經後的白人婦女有34%至50%被診斷為骨質缺乏,這些族群容易因低骨量而有較高的骨折風險,這也使得骨質疏鬆症的醫療支出大幅增加。

  由於骨質疏鬆症會造成骨折,再加上後續的醫療、復健,使其醫療費用驚人,堪稱超級昂貴的疾病。美國國家骨質疏鬆基金會報告即指出,未來 25年這些費用預計將再增加一倍以上。儘管它主要是以女性為主的疾病,但也有研究指出,雖然男性髖骨骨折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一旦發生,12個月的死亡率男性為 32%,遠較女性的17%要高出許多。

  其次,我們來看看該如何做出確定診斷。骨質疏鬆症是沒有症狀的,直到出現骨折。但現在已經了解,不管是第 1型或第2型糖尿病病人都會增加這種疾病的風險。

  在今日,醫生往往使用雙能量X光骨密度儀(DXA)來測量骨密度,以作為骨質疏鬆症的診斷依據。但這個診斷工具並不能作為診斷骨質疏鬆症的唯一仰賴,因為有許多微細骨質量和骨結構並無法由DXA測量得到。所以,骨質疏鬆症的診斷仍需配合全面的風險評估,才能克盡全功,尤其當評估糖尿病人時,全面性的風險評估,更是重要。

  第1型糖尿病人骨質密度較低,以往並不清楚這是否會增加骨折的風險,直到挪威的一個研究發現,第1型女性糖尿病患的骨折率,遠比非糖尿病女性患者顯著增加,且此項風險與得到糖尿病的時間具相關性,亦即第1型糖尿病患病時間越久機率越高,尤其在患病5年以上,若再加上低骨質密度因素,則更加明顯。在美國愛荷華州婦女健康的研究中也顯示,第1型糖尿病女性較非糖尿病女性增加了12.25倍的骨折率。

  為什麼第1型糖尿病病人容易造成骨質流失,目前並不確定,但在動物和細胞模型的研究中發現,胰島素生長因子( IGF-1)及其他細胞因子,可影響糖尿病患者的骨質代謝。另外當血糖控制不良,造成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及形成白內障、糖尿病神經病變,這些併發症造成了視力障礙及平衡和步態的失調,也因此增加跌倒的危險因素,導致骨折的機率提高。由於第1型糖尿病發病年齡往往是骨量增加累積的時候,也難怪低骨量可視為第1型糖尿病的一個可能併發症。

  至於第2型糖尿病人由於常見肥胖,因可見增加或維持正常骨密度,所以常被誤認為可提供骨頭保護,但這一想法並非建立於大型臨床試驗的結果。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鬆和骨折風險還是比一般人較高,因為周邊神經病變,加上低血糖、夜間如廁,以及視覺障礙,而且許多第 2型糖尿病患者常是體重超重和久坐的生活型態,導致協調和平衡的機能不佳,造成即使有較高骨密的防骨折機制,但仍受到容易跌倒的衝擊。因此,儘管患者體型較大和較高的骨量,依舊可能有較高的骨折發生率。

  同時,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會造成骨質量的變化,以及使膠原蛋白脆弱導致易發生骨折。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研究證實,第2型糖尿病女性比非糖尿病婦女有較高的髖關節、肱骨和腳骨折率;也觀察到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時,遠比那些嚴格控制血糖的病人有較高的骨質流失率。

  預防骨質疏鬆症,需要找出高危險病人,除了DXA測量骨密度,全面的風險管理將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一般建議所有65歲以上停經後婦女及年齡65歲以下的高風險病人,應進行骨質密度的測量。除了檢查外,更應努力杜?所有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如果病人的跌倒機率增加,則安排一個全面性的評估和步態訓練課程,對於預防跌倒及骨折,會是有助益的。
總之,積極找出骨鬆高危險病人並進行治療與管理,以防止骨質疏鬆症造成進一步的健康危害,實刻不容緩。重要的是,不管是第1型或第2型糖尿病病人,都處於增加骨質疏鬆的骨折危險中,骨密度測量檢查在這些病人並非萬無一失,因此,所有可能影響糖尿病患骨鬆骨折的因素都應該納入診斷考量,並加以處理,以降低糖尿病病人骨折的風險。而當糖尿病患者發生骨折時,更應積極建議、提供骨質疏鬆症的治療,這包括藥物及非藥物療法,以降低糖尿病患者骨折再發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