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2:Z. Syndrome 是什麼?

E2-2
代謝症候群的最新進展
Metabolic Syndrome: An Update
陳清助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代謝症候群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包含高血糖、高血壓、肥胖及血脂異常。根據調查,台灣20歲至79歲的居民,約19%的男性、13.5%左右的女性罹患代謝症候群,其罹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台灣金山社區11年的追蹤研究顯示,若病人代謝症候群的疾病數≧4項,其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風險高達5.5倍,中風的風險約3.5倍。

  代謝症候群的致病原因一般相信是環境與基因交互作用的結果,環境因素包括高醣、高熱量飲食及缺少運動的生活型態。據研究,抽菸及喝酒也會增加代謝症候群的罹患率,其中吸煙主要是增加三酸甘油脂濃度、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濃度;喝酒會使得腹部肥胖增加、三酸甘油脂濃度及血壓增加,而喝酒會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綜合起來,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是增加的。至於基因的影響,因為代謝症候群包含四類不同的慢性疾病,因此很難找出單一致病基因,最近香港的研究顯示,中國人非糖尿病的代謝症候群病人,染色體1、2、5、9、12、13、17與代謝症候群其中一項疾病相關,而染色體7則與代謝症候群多項疾病相關。

  代謝症候群的治療,非藥物的治療仍然以飲食控制及運動為主,若體重可減少5%以上,整體健康狀況都可獲得改善。2008年Blaha醫師提出所謂的ABCD approach,A代表aspirin,亦即Framingham risk score 10年風險≧6%的人需給予aspirin預防心血管疾病;B代表BP,Framingham risk score 10年風險≧6%的人BP要控制小於130/80 mmHg,首選藥物ACEI或ARB;C代表cholesterol,高危險群的人控制標準LDL-C<100 mg/dl,Framingham risk score 10年風險≧6%的人LDL-C<130 mg/dl,首選藥物statin,降低non-HDL-C則用fenofibrate,增加HDL-C則用Niacin;D代表Diet或Diabetes prevention即飲食控制;E代表Exerc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