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1:口腔癌治療的最新進展
Management of Oral Cavity Cancer

S1-3
早期口腔癌具有足夠之手術切緣病人產生局部或區域復發的預測因子
Predictors of locoregional recurrence in early stage oral cavity cancer with free surgical margins
黃綵浧1 徐莉萍1,2 溫羽軒2 黃同村2,3 周昱甫2 李家鳳2,3 楊妙君2
張益國2 陳培榕2,3
花蓮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1 花蓮慈濟醫院耳鼻喉科2 慈濟大學醫學系3

  早期口腔鱗狀細胞癌(ESOSCC)病人手術之後局部或區域復發仍是治療上一個大問題,而且能影響病人存活率。我們試圖尋找出這一類病人的新的高危險因子,讓其能夠接受進一步的輔助療法。

  回顧自2002年到2006年148例接受手術治療且有足夠手術切緣的ESOSCC病人之病歷記錄。主要終點為局部或區域復發。使用Kaplan-Meier方法計算無復發存活率(RFS)及整體存活率(OS)。使用單變量及多變量統計分析法來找出局部或區域復發的獨立預測因子。而所有病人再根據獨立預測因子的勝算比(OR),將其的區分為高危險及低危險群。之後比較兩群病人的RFS。

  研究結束時,148例病人有17例復發(11.5%)。所有148例病人均未接受術後輔助性放射或化學治療。三年後,無復發存活率為89.7%,而整體存活率是84.1%。對無復發存活率所實施之單變量分析顯示三個顯著的預測因子:淋巴血管滲透(LVP, p<0.001),神經週邊浸潤(PNI, P=0.08),與非T4期的肌肉侵犯(Non-T4 MI, p<0.005)。多變量分析顯示: LVP (p=0.007, OR=10.7)及Non-T4 MI (P=0.001, OR=8.347)是獨立預測因子。無LVP或Non-T4 MI的病人其復發率為1.96%,而在有Non-T4 MI的病人增加到26.47%,有LVP的病人增加至50%,兩者皆有者亦增加到50%。根據病理LVP及Non-T4 MI分為兩組:低危險群(兩因子均無)與高危險群(至少有一因子)。兩年RFS在高危險群(84.13%)比低危險群(93.91%)低;三年RFS在高危險群(70.49%)比低危險群(91.99%)顯著降低(p=0.008)。而同群內分析則顯示選擇性頸部廓清術未影響治療結果或改變治療失敗的型態。對接受選擇頸部廓清的病人來說,無復發存活率在高危險群病人仍顯著低於低危險群病人(p=0.03)。

  對於ESOSCC(pT1-2N0)病人來說,LVP及Non-T4 MI顯著增加腫瘤復發率。而其中一個或兩個(LVP和/或Non-T4 MI)若存在的話,應該被認為是一個局部或區域復發的高危險狀態,輔助性治療對具有這些狀態的病人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