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5:腸胃道環境與健康

S5-2
幽門螺旋桿菌與胃腸道疾病
郭昭宏
高雄巿立小港醫院
高雄醫學大學內科學

  1982年Marshall & Warren在胃黏膜發現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以後,掀起全世界的研究熱潮,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的螺旋狀桿菌,長約2至4微米。它具有特殊的螺旋結構及鞭毛,使它能夠鑽入胃黏液而到達胃黏膜上,並且能分泌一種酵素,將尿素轉化成鹼性的氨,在菌體外形成一層防護層,故能生存於有強酸的環境中,另外它還會分泌不同的消化酵素,破壞胃粘膜之表皮細胞,造成胃炎。

  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染途徑一般認為經口傳染是主要的方式,包括飲水、食物或牙齒、唾液,而且個人衛生習慣及周遭衛生環境也與感染的可能性有很大的關聯。研究顯示家庭中有人感染此菌時,大部分的家庭成員也會受感染;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組織團體,感染率也較高,通常在孩童時代就受到感染。此菌在落後地區或在人口密集的群落感染率偏高,且感染的年齡層偏低,很多人在孩童時期已感染此菌。在已開發國家則感染率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升高,台灣地區則介於開發中及已開發國家之間,10歲以下約20%,20∼30歲約50%,30∼40歲則高達60%。

  已知幽門螺旋桿菌會引起許多腸胃道疾病,如消化不良、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和胃黏膜相關組織淋巴瘤(MALToma),甚至會造成胃癌。部分研究顯示此菌感染會減少逆流性食道炎之發生,但此一部分仍待更多研究證明。大約30∼70%之消化不良病患、100%的慢性胃炎、95-100%的十二指腸潰瘍病患、70-80%的胃潰瘍病患、以及90%的胃癌病患在其胃黏膜可發現幽門螺旋桿菌的存在。在以往之回溯型研究指出,幽門螺旋桿菌血清學試驗陽性者罹患胃癌之相對危險性為陰性者的3.8倍,若比較15年前之血清即含抗幽門螺旋桿菌抗體者,則罹患胃癌之相對危險性甚至為血清試驗陰性者的8.7倍。因此1994年國際癌症研究組織(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將幽門螺旋桿菌列為第一級的胃癌致癌因子。但大部份感染的人終其一生都是呈現無症狀的慢性胃炎,約有10%到15%的人會得到消化性潰瘍,小於1%的人會得到胃癌,更少的人(約0.01%)會罹患胃黏膜淋巴瘤。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兒童後,造成相關之疾病仍以消化性潰瘍及胃炎為主,當然也可能合併生長遲緩及惡性貧血等症。以兒童來說,消化不良又伴有腹痛現象者,病因多為此菌(30至70%)。成人在剛感染此菌的時候,可能會有消化不良的症狀,包括上腹部不適、打嗝、放屁、嘔吐、腹鳴、腹脹等急性胃炎的症狀。但大多數人再慢慢適應後,反而沒有症狀。

  面對幽門螺旋桿菌所引起之胃腸道疾病,除菌療法是首選之治療方式。此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活動胃炎,在根除治療後胃炎可全消除。當幽門螺旋桿菌根除後消化性潰瘍的年復發率由原來的60~80%降低至10-20%,因此大部份的潰瘍病人(無論是幽門螺旋桿菌引起或是藥物(NSAID 、Aspirin)引起),均必需先此菌。胃黏膜相關淋巴瘤之患者(尤其是低惡性度)在接受除菌後是可完全回復的。當然,除菌療法不是萬靈丹,近來之文獻指出,由此菌引起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患者,其症狀在除菌後可能不會消失。至於逆流性食道炎患者,除菌之影響仍未有定論。

  研究發現,接受除菌之病人比未接受除菌之病人,發生胃癌之危險性明顯下降。至於慢性感染後誘發的癌前病變,如萎縮性胃炎、小腸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及異生(dysplasia)等,目前仍無確切證據顯示在除菌後會恢復正常。所以「利用三合一治療來根除幽門螺旋菌感染」是否應該用來預防胃癌的發生,就成了一個很值得討論之議題。首先是成本效益問題,廣泛的預防性治療藥物約需花費數百億新台幣,若選擇胃癌最好發的50-60歲的年齡層來作預防,其可能已誘發的癌前病變,則在此年齡層作預防則可能是會太晚了;若把預防的年齡層往前提,仍需要考慮根除後再感染的可能。再者,廣泛的抗生素使用,可能會使抗藥性的菌種更進一步的存在,也是另一項嚴肅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