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子斷層攝影在腫瘤診斷上的新挑戰

S12-2
高志浩1,3、許文林2
1佛教慈濟綜合醫院核子醫學部 2佛教慈濟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
3臺灣醫用迴旋加速器學會

  利用正子斷層攝影(PET)進行腫瘤診斷並進而協助放射治療規劃的技術,已經成熟的應用在各種先進的放射治療技術上。然而,在臨床上目前多僅以18F-fluorodeoxyglucose (FDG)進行PET診斷,鮮少有以其他特異性較高的正子藥物協助進行腫瘤診斷的。另一方面,為了確保醫院自行生產的正子藥物品質優良,美國及歐盟的趨勢是落實執行正子藥物的優良藥品製造規範(GMP)。台灣自從2005年起也已經全面執行FDG生產的GMP規範,並且在2009年開始接受有限的新正子藥物的GMP查核申請,通過GMP查核的新正子藥物即可用於一般臨床服務。花蓮慈濟醫院成功的在2009年9月起陸續通過18F-fluorodopa (FDOPA)及18F-sodium fluoride (NaF)的GMP查核,使台灣有FDG以外可以用於臨床診斷的正子藥物。
FDOPA傳統上用於以PET來進行巴金森氏症的鑑別診斷,近年則發現FDOPA在多種神經內分泌腫瘤及腫瘤腦部轉移上有很好的診斷能力;NaF則用來進行癌症骨轉移掃描,診斷能力優於傳統骨骼攝影,並可彌補全球性鎝同位素供應短缺造成骨骼攝影深受影響的困境。雖然如此,這一類正子藥物的生產要符合GMP條件的難度極高,並不是每個具備生產FDG能力的醫院都能達到的,再加上符合申請條件的新正子藥物項目僅限於美國藥典或歐洲藥典收錄的品項,這兩個因素共同造成推動新一代正子藥物在腫瘤診斷應用上的瓶頸。

  目前美國藥典及歐洲藥典內除了FDG及FDOPA以外還收錄了許多正子藥物都適合進行腫瘤診斷,如11C-acetate、11C-methionine等,這一類藥物因為有明確的規範,因此在台灣都有可能通過GMP稽查而進一步使用在臨床服務上。如高雄阮綜合醫院即於2010年3月通過11C-acetate及NaF的GMP查核。至於同樣受到腫瘤醫療界注目但較新的正子藥物如細胞增生診斷用藥18F-fluorothymidine (FLT)或腫瘤缺氧診斷藥物18F-fluoromisonidazole (FMISO)則因為還沒有國際公認的檢驗方法及規格,使得要讓這類藥物通過GMP稽查較為困難,但美國藥典或歐洲藥典也將會繼續增加收錄包括這兩個藥物在內的新正子藥物,屆時將有助於推動該類藥物通過GMP查核。在不久的將來,台灣將會有多種正電子藥物可以在臨床上提供腫瘤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