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肝癌之流行病學

S14-2
陳信成副教授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

  癌症是我國第一大死因,而肝癌高居於前兩位,是我國重要的癌症。在我國B型肝炎為主要原因,而C型肝炎次之,有九成的肝癌病患在診斷時呈現HBsAg或anti-HCV陽性。
在這三十餘年來肝癌有逐漸增加的趨勢,死亡率從民國70年以來逐年增加。在開始實行癌症登記以後,也顯示發生率逐年增加。在死亡率增加的同時,男女性比逐漸下降,以上兩個現象都可由C型肝炎相關肝癌的增加所致。肝癌的死亡發生比(mortality to incidence ratio)有逐漸減少的趨勢。此一趨勢可由部份死亡診斷書無法載明真正病因、早期癌症登記不完整、慢性B或C型肝炎患者早期篩檢及肝癌治療技術及概念進步所致。

  在70年代就有臨床及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慢性B型感染可導致肝硬化及肝癌,之後也發現HBeAg的延遲消失亦為重要因素,後續的基礎研究的結果都支持這樣的看法。最近由大規模的社區長期追蹤研究 REAVEAL-HBV study 提供慢性B型肝炎演變成肝癌的自然史的資訊,指出不論以HBV DNA, HBeAg或HBsAg為標記,B型肝炎病毒的延遲消失都會增加發生肝癌的風險,同時已指出病毒基因型與非抗藥性引起的突變,亦與發生肝癌的風險有關。

  慢性非A非B型肝炎會演變成肝癌早在anti-HCV還不能檢測的時代已有臨床觀察,在anti-HCV的試劑問市後證實為C型肝炎所致,不論是回溯或前瞻的流行病學研究都提供了相同的結果。C肝相關肝癌與B肝相關肝癌的差異大致為男女性比較低、年齡較長及ALT異常率高,對於年齡較長的解釋也許是因感染世代逐漸老化所致。 C型肝炎感染有地區聚集的現象,在台灣相當明顯,在C型肝炎高盛行區C型肝炎相關的肝癌也有明顯較多,以整個台灣來說,以雲嘉南的C肝最為盛行,但在此地區之外也有些鄉鎮市區級或村里級的盛行區,有些學者認為基因型有關,但如無一致的結論。

  感染肝炎病毒經慢性化而演變成肝癌,防治的策略不外有下略三點:阻斷傳染途徑、治療慢性肝炎及高危險群的篩檢。B型肝炎疫苗在我國已自民國73年後開始接種,已近三十年。由接種世代的帶原率下降、急性B型肝炎發生率減少及小兒肝癌的發生率減少,可以預期B型肝炎相關肝癌的減少已為期不遠。B型肝炎抗病毒治療雖然對病毒的根除率不高,但在肝衰竭死亡及肝癌發生的避免已有成效。C型肝炎雖無疫苗的發明,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地區聚集的慢性C型肝炎患者大多在民國35年以前出生的年長者,年輕族群的盛行率已明顯降低。抗病毒藥物治療有相當的成效,在台灣各地的報告完全病毒反應的比率皆在七成或以上。由上述的資料可以預期,不論是B或C型引起的肝癌的發生率,在隨著B型肝炎疫苗世代及C型肝炎高感染世代的年齡增加而減少,對於已經感染者也能藉由抗病毒治療而減少發生肝癌的風險。

  對於已發展成肝癌高危險群的患者接受肝癌篩檢的必要性,過去的學者基本成本效益的考量,大多持負面的態度。診斷出來的病患不夠早期及治療成效不佳是主要的原因,其實肝癌有諸多值得篩檢的特點。肝癌的高危險群相當清楚,有九成為慢性B或C型肝炎的患者,這是其他癌症所少見的。對高危險施行超音波及甲型胎兒蛋白的定期篩檢,能夠找出相當早期的病例,可早年及近年初診病例的期別,顯示出篩檢的成效。治療技術的進步、臨床指引的推廣及抗病毒藥物的使用,明顯改善肝癌的存活期。至於肝癌篩檢是否要推行至盛行社區,若有更合理的篩檢設計與規劃,也有推行的空間。

  病毒性肝炎與肝癌的關係已相關的清楚,依其自然史所推行的防治策略也有成效,但仍有些議題需要解決,如:B型肝炎子官內感染的保護、B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突變、B型肝炎長期保護效果、C型肝炎在靜脈毒癮者的傳播等。此外,非B非C的肝癌的比率逐漸增加,可能是日後肝癌防治的新課題,特別是與生活型態相關,可經由改變生活型態而減少風險的肝癌。酒精性肝病、糖尿病及代謝症候群,在即將由病毒性肝炎高盛行地區轉變成低盛行地區,在肝癌發生所扮演的角色及防治,也將是逐漸被重視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