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11:醫學生學習與畢業後訓練的教育連結
Educational Alignment between Medical Student Learning and Postgraduate Training

程 序 表

E11-2
從醫學生到住院醫師之角色轉換-壓力調適探討
陳秀蓉 呂碧鴻1
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台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1

  壓力無所不在,尤其醫療專業領域內。涉及人類的生活與生命的掌控,壓力是醫療人員不可避免且須面對的現實問題。國際醫學教育者很早即與重視此議題,許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壓力帶來之身心健康問題,包括焦慮、憂鬱、物質濫用及自殺等等普遍存在於醫界,包括醫學生與醫師。由醫學生進階到接受專業訓練與承擔病患照顧責任之住院醫師更是一段重要,具挑戰性及被認為最具壓力的一年。如果無法因應此壓力,則將影響住院醫師的身心健康、醫病關係、工作表現、學習的成效,甚至威脅到病患之照顧品質,例如醫療疏失的發生。

  在國內醫學生的壓力長期追蹤調查研究發現,隨著年級的增長,感受到的壓力愈大。其中醫學專業知識的負擔,是醫二、醫三、醫五感受到最沉重的壓力。醫三與醫五學生感受到壓力內(容專業學術要求、學習環境、社交議題、財務議題)各面向均顯著高於醫二學生。而醫三與醫五比較則無明顯的差異。依美國研究調查,住院醫師的壓力來源可分類為工作情境壓力、個人壓力及專業壓力。國內對第一年住院醫師之工作壓力調查研究則發現四成的住院醫師常感受到工作壓力,其中工作情境壓力包括睡眠不足、值班須常常保持警覺、負擔過重之文書工作等。及來自病患之情緒與需求壓力,包括害怕做錯事與擔心發生訴訟事件等,是住院醫師的主要壓力源。進一步身心健康調查顯示,住院醫師呈現相當程度的身心耗竭(burnout),工作壓力與時數是其身心耗竭之重要影響因素。壓力感受及其後果與個人對壓力的認知評估及因應有密切關係。個人的性格傾向則是壓力評估的影響前置因素,也左右選擇何種因應策略。本研究發現內向性格、過度謹慎或自我期許、負向情感傾向與採取逃避之因應策略的住院醫師,容易發生身心耗竭的狀態。

  如何協助醫學生與住院醫師身心安適,醫學生角色轉換能平順,或及早發掘有困擾的個案,是醫學教育者須正視的課題。透過清楚地瞭解他們感受到的壓力內涵,進行組織機構層面上的改善,例如溫馨的學習環境、減少不必要的文書行政工作等等是現階段即刻可以付諸實行的。提早、增加或修正在臨床情境的以工作為基礎之學習內容,增加他們臨床照顧之經驗,以提昇醫學生之準備度,有利於角色轉換之適應。此外,壓力對身心健康之影響、壓力調適與正向因應技巧之學習納入正規的醫學課程,以提昇醫學生自我覺察的能力及主動尋求協助的意願。師資培育研習會加強相關主題的探討、分享與訓練,以強化導師之諮商輔導能力,可能也是預防或介入醫學生和醫師工作疲勞可以思考、規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