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12:氣候變遷與公共衛生
Climate Change and Public Health

程 序 表

E12-5
由臺灣經驗來看全球氣候變遷下的傳染病流行挑戰
金傳春
(臺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

  人類目前面臨全球氣候變遷史無前例的嚴峻挑戰,當海平面逐漸深入內陸,預計2100年海平面將上升達ㄧ米,甚至更高,屆時全球將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受到嚴重波及,是二十一世紀以來最大危機。島國的吐瓦魯與馬爾地夫等度假勝地正面臨亡國危機,泰國政府也憂心臨海地區的人民的未來。然而臺灣四面環海,但民眾也如往常生活,氣候變遷衝擊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中央與地方政府也未對此做長遠規劃。

  2001年本研究群即著手探究氣候與登革流行的關係,發現暖冬會導致年流行的惡化,果真在次年臺灣發生臺灣登革流行史上最大一波登革出血熱(dengue hemorrhagic fever)流行。仔細分析,臺灣的重大流行年也均來自登革出血熱已成地方性流行(endemic)的東南亞諸國之境外移入病例(imported cases)有關,且當氣候條件(溫度、溼度)合宜兩條件兼備時,會扮演點燃臺灣「本土流行」之點火角色,此結果顯示歐洲、日本等非登革地方性流行國,可同臺灣將氣候因素納入登革偵測(dengue surveillance),提早防範其後的重大流行。此外,泰國沿海五省的研究,也指出聖嬰現象確有影響其登革流行,顯示全球氣候變遷對傳染病之重要。

  另方面,2005年四月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造成青海湖多種鳥類大量死亡,及其後蒙古、西藏、歐洲的跨地、跨國傳播,也發現當氣溫驟降至接近攝氏零度,且發生沙塵暴,易促成青海湖的禽流感流行,此溫度驟降的條件也易造成歐洲地區的禽流感流行。近年我們發現氣候條件納入貝氏統計可做為未來人流感流行的預警模式。換言之,統計模式中考慮流行因子與天氣條件,有助於未來預測流行及公共衛生準備。

  綜言之,極端氣候易造成多種傳染病的流行,建立統計預警模式,有助於提升防疫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