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22:運動與健康

程 序 表

E22-3
門診運動指導對於輕度腦中風患者之健康促進效益
Health-promoting Effects of Exercise Instruction for Mild Stroke Outpatients
張谷州1,2,3,4 李雪楨5,6 李佩珍7 黃裕淨1 呂芳嘉1 陳俊忠5,6 高蕭國帆5,6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腦血管科1 高雄長庚出院準備服務中心2
長庚大學醫學院醫學系3 育英醫專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科4
陽明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5 陽明大學運動健康科學研究中心6
萬芳醫院復健科7

背景與目的:在台灣維持腦中風患者合宜體能尚少被探討。本研究探討門診運動指導對於輕度腦中風患者體適能促進的效果。

方法:自高雄某醫學中心神經內科招募輕度腦中風患者參與門診運動指導,採類實驗型、兩階段介入對照交叉試驗設計(Quasi-experimental clinical trial with cross-over design)。「介入組1」由物理治療師於每月返診時執行運動介入,搭配居家運動計畫,內容包括:快走/腳踏車/登階有氧心肺訓練、上下肢肌力訓練及平衡訓練;「介入組2」由物理治療師於每月返診時執行單次運動衛教。第二階段兩組互換介入方式,每階段為期十二週。成效評量包含:活動量調查、體適能、生活品質及血液生化值檢測(總膽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三酸甘油脂、空腹血糖)。採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觀察兩組在兩個階段、三個時間點各成效評量指標變化情形。

結果:共蒐集105位輕度腦中風個案:介入組1,51位與介入組2,54位;84位男性與21位女性,平均年齡62.5±9.2歲。26人(25%)無任何神經學症狀、60人(57%)有症狀但無明顯障礙、19人(18%)輕度功能障礙;98位(93%)可獨立行走。「介入組1」於第一階段積極介入期間,六個身體功能指標(六分鐘行走心肺適能測試、十公尺步行速度測試、握力、上肢肌力指數、下肢肌力指數及平衡功能)都比介入組2呈現顯著改善。其中六分鐘行走距離、十公尺行走時間、下肢肌力及平衡功能,到第二階段仍具維持效果;但握力與上肢肌力有明顯退步。「介入組2」於第一階段觀察期間,六分鐘行走距離與上肢肌力也有顯著進步,但整體改善幅度比「介入組1」差。於第二階段積極介入期間,十公尺行走時間、上肢肌力與下肢肌力等指標比「介入組1」明顯改善。

結論與建議:
「介入組1」較「介入組2」有較佳的改善效果,符合研究預期;心肺功能及下肢功能呈現維持效果。兩階段介入效果可能受到個案動機或配合度、介入期間季節天候、運動介入執行度或居家運動順從性等因素影響。本研究結果值得進一步推廣及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