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3:脊髓損傷
Spinal Cord Injury

程 序 表

E3-5
輪椅使用及其副作用之預防
Wheelchair Using and the Prevention of Its Adverse Effects
毛慧芬 陳莞音 王顏和2
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暨研究所 台大醫院復健部2

  本文目的是從瞭解脊髓損傷患者使用輪椅的副作用及其可能成因,提出現今對於設計、選用及使用輪椅的考量與建議。

  脊髓損傷患者長期使用輪椅所衍生的各種次發性問題,稱之為輪椅使用副作用(adverse effects),其大致可歸類為以下兩種:(一)意外型態之副作用,指使用者會中斷正常輪椅操作,或造成傷害,或使暴露於危險的事件,如發生翻覆、跌倒、或零件故障導致無法繼續正常操作等。(二)重複累積性副作用,主因長時間乘坐及推行輪椅所產生,包含上肢、肩、頸、背部的疼痛或不適,肩部夾擠症候群,腕隧道症候群,深層靜脈血栓,壓瘡,脊椎變形等。上述副作用造成患者的痛苦與不便、付出更多醫療代價,影響其生活功能及生活品質甚鉅,故近年來受到復健及工程等領域的關注。

  導致輪椅使用副作用的可能成因與預防措施是多面向的,包含以下層面:
(一) 輔助科技:指輪椅本身,包括輪椅的尺寸、重量、骨架、材質、重心配置以及各式輪椅配件等。使用到不適切的輪椅,反會造成二度傷害。建議使用輕量材質(如鋁、鈦合金或碳纖維)、重心配置較前的手推輪椅,可減少行進阻力、增進輪椅推行的效率,避免上肢肌肉與關節組織的傷害。使用符合人體工學造型的手推輪圈,可減少腕部受力,降低腕隧道症候群的風險。另選用具吸震效果的懸吊前叉的前輪,可降低推行時的震動。此外,相關的輪椅配件如坐墊、背墊、軀幹側支撐等的應用,使維持較佳的輪椅乘坐姿勢,避免骨盆、脊柱的變形,乃至壓瘡的形成。
(二) 使用者:包括輪椅使用行為(技巧與習慣)、輪椅推行的模式等。研究顯示:有定期維修保養輪椅、輪椅是經治療師專業評估的、或有習慣使用安全骨盆帶等使用行為者,發生輪椅意外的風險較低。此外,重複累積性副作用與使用者特質有關,如輪椅推行動作模式缺乏效率,不願麻煩他人協助而過度推行,缺乏運動等。
(三) 活動與情境:轉位、伸手取物、參與輪椅運動、上下坡等是易導致意外的活動,建議宜訓練患者正確操作的技巧。而物理環境則需符合無障礙標準,避免過陡、過長的斜坡、路面平坦、扶手架設位置需合宜等。

  輪椅使用副作用的成因是多元而互動的。建議未來應為脊髓損傷患者發展多元考量之輪椅副作用預防方案,並驗證介入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