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5:台灣醫學教育的變革
Med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Taiwan

程 序 表

E5-2
高等教育中「教與學」的變遷: 從「傳道授業解惑」,經「問題導向學習」,到「跨學科專業學習」
Paradigm shif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from LBT, via PBL to IPL
關超然
中國醫藥大學 教師培育暨發展中心

  高等教育的目的、本質與對象不同於國中、國小的教育。醫學健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環,卻又與其他專業高等教育有很大不同的質性。教育本身向來應與時俱進,與社會巨輪共轉而產生變遷。回顧台灣的高等教育及醫學教育,過去二十春秋,有鑑於大學院校濫生如雨後春筍,教育理念劣質過時與國際脫軌,傳統思維根深蒂固欠缺創新,教改之吼彼起此落,各類評鑑管制如火如荼,台灣高等教育中「教與學」有了什麼改變?更需要什麼變遷? 所展示出的變遷又代表什麼意義?

  「傳道、授業、解惑」是由古至今的講授教學(Lecture-based teaching; LBT))三寶,是最俱傳統性的「教學思維」,是以「老師為中心」傳承知識的理念,認為老師是學生知識的源泉。這是向來對中、小學學生在大堂課缺乏互動性,促使學生被動學習的傳統教學方式。雖然大堂授課可拆成「小班教學」 (Small class teaching),其教學理念本質如舊。為了添增一點學生主動性,老師可讓學生可形成小組,指定規則與任務去完成課程,老師仍維持主導角色;這就是Team-based learning (TBL)或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任務導向學習),在國外的中、小學很通行。

  另外一種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問題導向學習) 是42年前源自加拿大McMaster大學的「學習法」,綜合了「成人學習」、「建構學習」、「行動學習」、「情境學習」、「全人整合」及「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它強調「自主、自律、自省」及「互動、互助、互輔」,著重正確的心態能力,而非知識技術 (心態能力可決定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技巧)。它講求學習過程中自我的「行動」與「內化」;學習者若僅靠他人授教,自己沒有行動與內化,期望坐享其成,不勞而獲,這是急功近利的被動心態,是不會達到真正學習的境界。

  任何一所機構(包括大學與醫院)的運作都是經由多元單位整合下產生的動力,因此,PBL前瞻性的沿伸就是跨學科專業的學習(Inter-professional learning (IPL)。 這種學習是自主性、體驗性、內化性的學習,要建立在溝通、合作、尊重、整合與團隊基礎上、若沒有在單一專業學習上對PBL的認知,IPL也僅將流於口號成為另一個「人有,我也有」的表面形式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