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6:輻射傷害與醫療
Health Effects and Care of Radiation Exposure

程 序 表

E6-4
低劑量輻射暴露的社會心理影響
Socio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prolonged low dose rate radiation exposure
顏璧梅1 楊振昌1 張武修2黃景祥3 張天鈞4 郭冠良5 李慧珍6
林逸芬7
陽明大學醫學院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1 台北醫學大學公衛學院2 中央研究院統計研究所3
臺大醫院內科部4 台北市立醫院仁愛院區5 台北榮民總醫院生統小組6
陽明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7

  長期暴露於低劑量輻射,已知可能導致各類生理健康之危害,譬如染色體變異、甲狀腺疾病、白血病、乳腺癌、及眼睛水晶體病變。低劑量輻射除了會影響生理健康,對於社會心理健康的可能影響也日漸成為國際關注之議題。以美國的三哩島事件為例,事發後相關的研究顯示附近居民有較高的慢性壓力以及創傷後症候群;而車諾堡核電廠意外發生後,同樣也發現附近居民產生值得關切的負面心理效應;且其影響可能持續相當久的時間。

  國內自1992年爆發輻射污染鋼筋事件後,對於曾居住於遭輻射污染建築物的約7,000位居民,生理上不良健康的效應已有多篇研究發表;但是針對其心理健康卻未曾仔細評估。本研究團隊在近年來逐步針對此一特殊之族群以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簡明版(WHOQOL-BREF)以及憂鬱指數量表(貝氏憂鬱量表、BDI)為量測之工具,探討低劑量輻射對於居民社會心理健康可能之影響,並分別在2004年及2007年成功調查1,166人及1,818人之生活品質滿意度,及於2009年調查1,621人之憂鬱傾向。

  根據現有之研究結果,國內低劑量輻射暴露居民的生活品質滿意度,在生理、心理及社會關係等範疇皆較未暴露之參考族群來得差,不過在暴露族群內並未發現劑量效應(dose-response relation)。另外罹患骨骼肌肉疾病以及3種以上慢性疾病者,其生活品質滿意度最差。至於在憂鬱傾向方面,暴露族群內相對高劑量(暴露劑量率大於背景值5mSv/年)的憂鬱傾向(BDI≧14分)為17.7%;相對低劑量(暴露劑量率大於背景值1-5mSv/年)的憂鬱傾向13.6%,但兩組在控制其他變項後,同樣並未發現劑量效應。非常擔心輻射污染會造成健康影響者,在調查中較容易有憂鬱傾向;學生及教育程度為研究所或以上者,則較不易有憂鬱傾向。
根據本團隊及國外相關之研究結果,可知長期低劑量輻射暴露除了可能導致生理健康危害,或許因為生理病痛之作用及擔心個人未來的健康,而容易有較低之生活品質滿意度及較高之憂鬱傾向。醫護人員在評估低劑量輻射暴露族群時,除了應瞭解其生理上可能的病痛外,亦應評估是否產生社會心理之不良影響,並適時給予必要之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