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9:台灣青少年醫學與保健之過去、現在及未來
Adolescent Medicine and Health in Taiwan: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程 序 表

E9-1
台灣青少年醫學與保健之過去、現在及未來
Adolescent Medicine and Health in Taiwan:The past,present and future
鍾蝶起、李孟智1、吳唯雅2
美和科技大學健康照護研究所 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1
台中市烏日區衛生所主任2

  傳統上,青少年由家庭負責教養,而今社會,青少年大半時間都在學校,同時與社會接觸也很廣,因此其照顧體系應包括家庭、學校與社會,照顧者為家人、師長、社會人士,且由於時代的變遷,導致照顧層面更應涵蓋身體、心理、社會,即須採行生物心理社會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之照顧。在台灣,1969年成立「張老師」,1989年政府公布「少年福利法」以及各地方政府成立之「少年輔導委員會」對問題青少年加以輔導,然整體青少年照顧體系仍嫌不足。

  在歐、美國家的醫療體系中,家庭有家庭醫師,學校有學生保健中心,社區有青少年心理衛生諮商中心及青少年診所(adolescent/teens clinic),醫院中有青少年醫學訓練計畫及青少年醫學科,醫學團體中有青少年醫學會。反觀在台灣,除早年由台大醫學院設「兒童心理衛生中心」兼青少年精神疾病照顧外,整體而言,當時國內甚少注意到青少年健康問題的重要性,源自1993年1月由李孟智教授以中山醫學大學家醫科名義提出「青少年保健門診計畫」,經衛生署核准並逐年推展至全國各醫療院所,平均每年有近30家青少年門診中心,2003年更曾高達66家。2005年開始並設置了「青少年生育保健親善門診」且逐年增加,迄今全台各地已達共計10家醫療院所提供此一保健服務。另李教授於2004年底發起成立「台灣青少年醫學暨保健學會」(Taiwan Society for Adolescent Medicine and Health,TSAM),目前會員有300餘人。本學會於2005年成為國際青少年保健學會(Internatianal Association for Adolescent Health,IAAH)之亞洲地區少數會員國之一。本學會亦於2007年起承辦青少年醫學專科醫師甄審,2010年更開辦青少年醫學專科醫師訓練試辦計畫,有9所醫院參與此一才培訓計畫。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青少年健康的主題網頁上指出,青少年常被認為是健康的群體,但卻有許多青少年因為事故傷害、自殺、暴力、懷孕合併症和其他可預防或可治療疾病而早逝。同樣地,在台灣由於青少年健康問題日益複雜,所產生的風險性也隨之明顯,加上少子化、高事故傷害致死率、日益增多的青少年暴力、犯罪和新興健康問題,導致青少年人口逐年下降,更使得青少年的健康成為大眾所關心的議題。本學會將配合各相關專業團體,與多專業團隊(multidisciplinary team)共同努力,以預防及解決青少年身體、心理、社會的問題,讓我共同許一個「台灣健康青少年」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