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9:台灣青少年醫學與保健之過去、現在及未來
Adolescent Medicine and Health in Taiwan: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程 序 表

E9-5
台灣青少年死亡變遷
呂宗學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

  台灣10-14歲青少年的死亡率四十年來顯著下降,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由1971-75年的49.7直線下降到2006-2010年的14.9,男生與女生的下降趨勢差不多(圖一)。台灣15-19歲青少年死亡率1971-75年為94.2,1986-1990年增加為102.0,2006-2010年下降到40.2。15-19歲青少年男生與女生的死亡率趨勢型態不同,女生在七十年代開始就出現顯著下降趨勢,但是男生卻到九十年代初期才開始顯著下降趨勢(圖二)。

  台灣青少年最主要死因是事故傷害,10-14歲青少年1971-75年事故傷害每十萬人口死亡率是20.5(死亡百分比是41%),下降到2006-10年的4.9(死亡百分比是33%),不同年代主要死因別百分比數據呈現於圖三。至於15-19歲青少年,事故傷害死亡率在1971-75年是42.5(死亡百分比是45%),到1986-90年增加為71.2(死亡百分比是70%),2006-10年下降為22.4(死亡百分比是56%),不同年代死因別百分比數據呈現於圖四。青少年惡性腫瘤死因別百分比有逐漸增加趨勢,10-14歲青少年1971-75年是10%,2006-10年增加為19%,15-19歲青少年1971-75年是7%,2006-10年增加為10%。

  在1971-80年合計10-14歲青少年死亡率最高縣市(花蓮縣)與最低縣市(台中市)的比值為1.91(65.2/34.1),不平等比值提高到1991-2000年的2.91(台東縣58.1/台北市20.0),2001-2010年下降到2.16(台東縣25.9/台南市12.0)。縣市別15-19歲青少年死亡率不平等差距也出現類似變化,1971-80年比值為2.11(花蓮縣147.8/台北市70.1),1991-2000年提高為2.90(台東縣145.8/台北市50.3),2001-2010年是2.52(苗栗縣76.1/台北市30.2)。
雖然台灣青少年每個死因別死亡率都出現下降趨勢,但是還是有下降的空間。因為在2006-10年,10-14歲青少年有三分之一,15-19歲青少年有超過一半死亡個案是死於事故傷害,這是公衛學術界與實務界公認非常可以預防的死因。此外,台灣青少年縣市別死亡率相差兩倍,也是未來應該努力消弭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