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16:神經學檢查之最近發展
Recent Development of Neurological Assessment

程 序 表

S16-3
腦中風之影像診斷及血管內介入性治療
李崇維
臺大醫院影像醫學部

  腦血管疾病近年為台灣第三大死因,平均約每四十幾分鐘就有一人死於中風。對於急性中風,一般區分成出血性及缺血性兩種,其治療方式也大不相同。近年有各種新的診斷及治療的方式問世,及早的準確診斷和適當的治療有機會可以減少病患的死亡及嚴重後遺症的機率。

  對於區分出血與否,早期都是用電腦斷層(CT)來判斷,磁振造影(MRI)因為較不易判讀急性出血而比較少用,近年來磁敏感加權影像(SWI)能幫助區分出血,也讓診斷某些血管相關的疾病更為準確。

  CT長期以來被用來作為急性腦梗塞的診斷工具,但其診斷早期梗塞的能力有限,更無法提供完整血管的狀況。MRI中擴散加權影像(DWI)已被證實可以早期偵測梗塞;而MRI或CT的血管影像,也能快速的提供血管的訊息,而不需要進行侵入性的血管攝影。近年來可挽救區(salvagable penumbra)的概念被引進治療的評估中,也讓灌流影像成為急性梗塞評估的重要項目。除了靜脈注射rt-PA之外,目前也有動脈內注射及多種血栓移除裝置可供使用,提高了血管打通的機會也縮短打通所需的時間。

  大部分高血壓性腦內出血(ICH)除診斷之外並無特別需要進行的影像檢查,但目前有部分研究認為進行電腦斷層血管攝影(CTA)及灌流影像,可能可以幫助找出會持續出血的病患,及早給予處置。其他有懷疑血管問題的ICH,除傳統血管攝影之外,CTA及MRI也能提供相當多的訊息來供診斷。

  蜘蛛膜下腔出血(SAH)傳統上都必須經由血管攝影檢查來找原因,近年來有逐漸被CTA取代的趨勢。在動脈瘤的診斷上面,新的影像處理技術讓CTA的準確率提升不少,同時新的處理技術也讓一些以往認為無法用CTA診斷的血管疾病,可以得到正確的診斷,減少了病患得到診斷所需的時間。血管內治療的器材和技術也日益進步,特定病患可以藉由這些微創手術獲得治療,而不需要開顱手術或是減少開顱手術的難度。

  總結:新的影像和技術,慢慢改變腦中風的診斷與治療,希望這些進步能逐步改善急性中風患者的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