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7:心臟復健
Cardiac Rehabilitation

程 序 表

S7-5
心臟復健患者之健康生活品質
許振榮
署立基隆醫院復健部

隨著醫藥的進展及心臟手術技術的進步,心臟病患存活率增加,這類病患也有慢性化的趨勢。心臟病患普遍運動耐力不佳的現象,低運動體能往往導致不良預後及不佳的生活品質。運動訓練乃心臟復健重要項目之一,藉由運動訓練可以改善心臟病患的運動體能。雖然如此,這類患者與同齡正常人相比,運動體能仍低於正常人。面對於心臟病患,復健運動訓練的目標在於增加運動體能,同時也能達到改善生活品質。近年來,以病患為中心的醫療成效評估,例如:健康相關生活品質量表,被使用於心臟復健領域。

  健康相關生活品質量表可分為通用量表及特定疾病量表。特定疾病量表探討某一特定疾病病患的狀況,相對的,通用量表可適用於不同疾病的所有病患。我們利用 Short Form 36(SF-36)通用量表來探討,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病患(CABG)及心臟移植(CT)病患接受運動訓練前後,生活品質改善的成效。SF-36包含八個面向,分別為【身體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因生理功能角色受限(role limitation due to physical problems)、身體疼痛(bodily pain)、一般健康(general health)、活力(vitality)、社會功能(social functioning)、因情緒角色受限(role limitation due to emotional problems)、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八個面向再細分成36個子題。

  研究結果發現, CABG及CT病患,在接受12週運動訓練後,心臟運動體能有明顯的改善,最大的攝氧量進步幅度分別達到19.3%及24.2%,兩組病患在運動訓練前,健康相關生活品質量表評估結果相似,都比同年齡對照組低。運動訓練後,CT組在6個面向有明顯進步【physical function (59.7± 18.9 to 77.0±14.0)、physical role (21.1±34.1 to 38.3±37.9)、bodily pain(57.4±24.3 to 73.6±21.5)、social functioning(63.6±23.4 to 72.8±22.1)、economical role(59.2±43.7 to 76.3±37.4)、mental health(67.1±17.9 to 73.4±14.6)】。運動訓練後,CABG組在4個面向有明顯進步【physical function (60.0±22.9 to 73.4±18.0)、physical role(19.1±24.9 to 27.9±38.3)、bodily pain(57.1±20.0 to 70.3±16.1)、social functioning(54.0±21.3 to 69.9±21.1)】。

  心臟病患手術後,即早運動訓練介入,在CABG及CT病患,可改善運動體能及生活品質。而CT組雖然訓練後心肺體能較差,然而生活品質改善的程度卻優於CABG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