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8:微創手術之新進展

程 序 表

S8-1
糖尿病的微創手術治療
Minimal Invasive Surgery for Diabetes Treatment
李威傑
敏盛綜合醫院 外科部

  糖尿病已是目前台灣必須面對的一個頭號隱形殺手!根據衛生署最新統計,台灣成年人已有11%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這個比例較10年前的3.6%,足足成長了3倍,原因可能跟國人肥胖人口增加很有關係。糖尿病的治療需要飲食控制配合生活型態改變再輔以各種藥物的治療,可說缺一不可。但是根據糖尿病衛教學會的調查,台灣的糖尿病病人僅有不到一半可以達到理想的控制目標(糖化血色素降至7%以下)。而另一半控制不良糖尿病患者,在未來將有6成可能產生失明、末期腎病變及中風等嚴重的併發症。這對台灣未來的健康及醫療費用都是最大的殺手。

  糖尿病的微創手術治療乃由減肥手術發展而來,目前常用的減肥微創手術有腹腔鏡可調節胃束帶、胃繞道、胃縮小及膽胰分流手術等。雖然有一些新的手術方法,如迴腸轉位、十二指腸及空腸短路等,但是並未被接受為推薦治療。目前最常被推薦使用的微創手術為腹腔鏡胃繞道手術。

  目前長期的治療效果可達到80%的糖尿病緩解率。研究顯示在愈肥胖的病人效果愈好,疾病期短的病人效果也較好。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有些報告顯示糖尿病手術緩解率在長期仍有下降的情況,顯示疾病的本身仍會繼續進行,手術後仍需病人生活型態的改變及團隊治療的必要性。

  根據世界糖尿病聯盟(IDF)2011公佈的聲明,糖尿病手術在亞洲人的適應症為(1)BMI 32.5以上的糖尿病病患,手術治療應推薦為首選治療。(2)BMI 27.5以上的糖尿病病患,在以現行治療方法仍無法達到HbA1C 7.5%的目標值時,可考慮使用手術治療。其他的適應症為年齡在18至65歲,無糖尿病引起的主要器官損傷及適當的身體狀況以承擔手術的風險。根據目前的適應症,大約十分之一的糖尿病患適合接受外科治療。

  手術治療糖尿病的最主要機轉有三,第一為有效的降低胰島素阻抗,這是透過攝取熱量降低,體重減少及十二指腸隔離而來。第二為改善早期胰島素分泌(early phase secretion)的效率,這主要是透過體重下降及GLP-1的增加而來。第三為改善腸泌素效果(incretion effect),這主要是透過餐後急劇增加的GLP-1而來。

  總之,糖尿病的微創手術治療是一種新而有效的糖尿病治療方法,但是必須在有經驗的中心,以及多科合作的團隊治療模式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