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11:善終與末期醫療
The end-of-life care for good deaths

程 序 表

E11-3
安寧緩和醫療如何協助病人善終
姚建安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

 自1967年桑德絲(Cicely Saunders)醫師在英國設置第一家安寧院之後,安寧緩和醫療在過去三十年中蓬勃發展,成為現代末期病人最重要的臨終醫療照護模式。日前根據經濟人學會委託新加坡連氏基金會,針對全球40個國家末期病人照顧的善終品質進行調查,結果台灣排名第14名,也是亞洲第1名,這些都是政府與安寧醫療單位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昭示安寧緩和醫療在協助病人善終有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時也讓台灣對於末期病人善終的努力,在國際上有一席之地,這也是國家醫療品質的軟實力。

  在一般醫院非人性、冰冷儀器的環境中過世,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劇象徵,醫療行為原本就是深摯慈悲的表示,但因為臨終的藝術和宗教的依持,已經淹沒在不惜一切代價、只求延續生命徵象的醫療技術之下,這種慈悲已經日漸迷失它原本的助人任務了。還好現代的安寧緩和醫療運動帶來了末期病人的一線生機,讓他們重拾生命的自主權,在醫療團隊的合作之下,減少疼痛等生理症狀、緩解心理上的焦慮與憂鬱、獲得靈性上的平安,達到真正的尊嚴死或是善終,對於即將來臨的死亡,減少悲傷、遺憾、憂慮、怨恨和恐懼,死得自在,活得有品質。認知瀕死的症狀和徵象,和對即將瀕死的病人和家庭成員適切的照顧。其中死亡的恐懼來自生存法則的挫敗與未來方向的不確定,是潛在的靈性照顧的最大課題。善終的指標如下:了解自己死之將至、心平氣和接受瀕死的事實、後事交代安排是否符合全家的意願、時間的恰當性是否已經準備妥當、去世前身體的舒適性是否達成。英國Liverpool大學在2003年發展出Liverpool Care Pathway (LCP) 針對癌症和非癌症病人在所有的醫療機構,都能提供符合證據醫學架構的高品質末期照顧,以達到病人和家屬多層面的照護需求。末期醫療照顧的核心專業成員,包括:緩和醫療專科醫師、護理師、臨床心理師、社工師和臨床宗教師,隨著病情進行至末期,各有其照護角色和功能缺一不可,以誠實、開放、慈悲的態度來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