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6:幽門螺旋桿菌與胃腸道疾病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gastrointestinal tract disorders

程 序 表

E6-0
幽門螺旋桿菌與胃腸道疾病:引言(台灣研究的現況)
吳明賢 
台大醫院內科

 幽門螺旋桿菌為葛蘭氏陰性菌,具尿素?,可於胃的極酸環境下生存,自1982年被澳洲Marshall醫師成功培養後,即成為消化醫學界最重要的發現之一。目前已知它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慢性細菌感染,開發中國家的盛行率甚至高達70~80%,感染後除造成慢性胃炎外,有15%發展成消化性潰瘍,有1-2%則轉成胃癌。因為改變了消化道疾病的致病治療及預防觀念,而獲得2005年諾貝爾醫學及生理獎。

  台灣的幽門螺旋桿菌和其相關的潰瘍及胃癌皆屬常見的疾病,早期的流行病學研究即顯示成年人的盛行率超過50%,自1997年健保給付三合一除菌治療,加上整體衛生環境改善後,目前感染率及盛行率有下降的趨勢,且消化性潰瘍和胃癌的發生率也有減少的趨勢。除了三合一治療外,序列性治療(sequential therapy)和同步治療(concomitant therapy)的療效,在台灣也有不少卓越的治療成效報告。隨著治療和抗生素使用的普及,抗藥性的產生也成為重要的議題,如何配合本土抗藥性資料,慎選第一線和第二線治療藥物,是臨床重要的課題。特別是除菌治療在台灣的研究已証實不僅大幅減少消化性潰瘍併發症,防止胃癌前驅病灶的產生,甚至可治癒胃淋巴瘤,且具減少胃癌發生的潛力。因此研發有效的除菌處方,以做為治療和預防之用,格外重要。

  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乃至不同個人感染後之預後有所不同,有人終其一生只是慢性胃炎狀態,但是也有人成為胃癌和淋巴癌。造成的原因除了環境因子外,宿主的基因多型性和細菌的毒性因子也是研究的焦點,此領域的研究除能進一步釐清致病轉制外,也可做為開發新的生物標記以預測感染預後的重要方向,台灣的研究者在此方面也有特殊的發現與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