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11:台灣攝護腺癌的預防及保守追蹤策略
Prevention and conservative strategy of prostate cancer in Taiwan

程 序 表

E11-2
預防攝護腺癌? --實證醫學及最新進展
(演講20分鐘,Q&A5分鐘)
林嘉祥
義大醫院泌尿部

  由於西化的飲食及攝護腺特異抗原(PSA) 被廣泛應用於癌症篩檢,攝護腺癌在台灣已躍居男性發生率第五名的癌症。從攝護腺癌的癌前期病變發展至癌症,平均需二十年的時間,這種緩慢生長的特殊癌細胞生物特性提供利用藥物及生活型態調整來預防攝護腺癌的契機。
Prostate Cancer Prevention Trial (PCPT)是第一個探討攝護腺癌預防的大型研究,結果顯示相較於安慰劑,長期使用5α還原?阻斷劑Finasteride可減少25%攝護腺癌的發生率,但卻會引起發生高度惡性(格里森氏分級7-10分)癌症的機率輕微上升。這個結果引起不同的解讀,後續的追蹤研究推論使用Finasteride並不會增加高度惡性攝護腺癌的發生率,而是提高了罹患高度惡性攝護腺癌患者的正確診斷率。目前認為Finasteride對於攝護腺癌的高風險族群是可以考慮的化學預防(chemoprevention)藥物。另一個針對5α還原?阻斷劑Dutasteride的研究– Reduction by Dutasteride of Prostate Events (REDUCE),亦顯示此類型藥物對攝護腺癌的預防效果。
  微量元素硒(Selenium)及維生素E曾被認為有預防攝護腺癌的功效,但在一個針對這兩種元素的研究— SELECT (The Selenium and Vitamin E Cancer Prevention Trial),卻發現兩種元素不論單獨使用或併用,相對於安慰劑均無法降低攝護腺癌的發生率,甚至高劑量的攝取會造成攝護腺癌發生率輕微上升,因此目前不建議用來預防攝護腺癌。
在飲食方面,紅肉及加工肉製品、高脂肪飲食、乳製品已證實和攝護腺癌發生有相關性。茄紅素、十字花科蔬菜、石榴、大豆製品、及綠茶,在一些小規模研究發現有預防攝護腺癌的效果,但仍缺乏大型研究來支持其功效。
  慢性發炎反應在其他器官已被證實會引發或加速癌症的產生,包含肝癌、胃癌及大腸癌,攝護腺的慢性發炎反應是否也有類似的致癌機轉目前仍未知。肥胖已被證實會增加攝護腺癌病患的復發機率,但是否控制體重會減少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目前無法證實。目前已有正在進行的研究探討上述的生活型態調整對於預防攝護腺癌的功效。
  雖然很多預防攝護腺癌的方式被提出,但從實證醫學觀點,目前只有上述的三個隨機分佈試驗(PCPT, REDUCE及SELECT)能提供較強的證據,未來仍需更多的大規模研究來證實飲食及生活型態調整對攝護腺癌的預防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