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7:消化不良的新進展
Recent advances in dyspepsia

程 序 表

E7-5
「消化不良症」的新進展
盧俊良
台北榮民總醫院胃腸科 陽明大學腦科所

  消化不良(Dyspepsia),是一個上腹部症狀總和的稱呼。凡是上腹部有疼痛或不舒服的感覺(包括:脹氣、易飽感、噁心、嘔吐……等等),就可以稱之為消化不良。消化不良症是臨床上相當常見的症狀,在西方國家以及台灣,消化不良症的盛行率約在10%左右,這種症狀,對整個社會醫療資源的消耗,生產力的減低,以及個人的生活品質均造成相當大的影響。而造成此種症狀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消化性潰瘍、肝膽胰疾病、上消化道惡性腫瘤、藥物(如NSAID)……等等。然而,在西方國家中,其消化不良症狀的患者,經各種檢查後,絕大多數均無法找出器質性的病變來解釋臨床的症狀。即使在台灣,我們也發現,僅有14.3%的消化不良症患者,經胃鏡檢查後,可以找到上消化道器質性的病變(即organic dyspepsia)。
  事實上,許多上腹部不適症狀的患者,經過內視鏡檢,還是找不出造成上腹部症狀的原因。而臨床上許多醫師會進一步安排腹部超音波,大腸鏡,甚至電腦斷層等昂貴的檢查,結果往往還是一樣,沒有任何異常病灶。此類患者可以將他們歸於「功能性消化不良症候群」(Functional Dyspepsia,簡稱FD)。FD的致病機轉,目前並不清楚,但可能與胃腸蠕動異常,內臟過度敏感(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胃酸刺激,腦腸軸線失控,……等因素有關。而且這類患者往往伴隨著例如焦慮,沮喪等精神症狀,甚至合併其他功能性腸胃道疾病,如胃食道逆流疾病,大腸急躁症等。
  而臨床上的治療,目前的證據顯示,胃腸蠕動刺激劑(prokinetics)以及胃酸分泌抑制劑(包括H2-blocker以及PPI),對FD患者症狀的緩解有幫助;此外,三環抗憂鬱劑,SSRI,也對部分FD有治療的效果。目前也有一些研究顯示,非藥物的精神治療對FD患者的症狀以及生活品質的改善,也有正面的效果。
  在歐美各國,日本甚至中國的消化專家均有制訂各自的準則,提供醫師處理「消化不良症」的建議,以期望在有限的資源下,為此類患者帶來最大的福祉。以往,台灣地區,對於消化不良患者的處理,並沒有準則可供遵行。然而由於國情以及保險制度不同,我們不能將國外的準則,全盤的套用。例如:台灣地區的幽門桿菌感染比例,比西方為高;而台灣地區胃鏡檢查價格,也僅及歐美地區的1/10;而且台灣地區年輕的胃癌患者,也所在多有;另外,台灣目前全民健保,對幽門桿菌的滅菌治療以及胃酸分泌抑制劑(H2-blocker;PPI)的使用均有較嚴格的限制。因此,在2014年,台灣消化醫學會集合了在此領域學有專精的專家,參考各國相關之共識,並佐以最新知文獻報告,訂出一套適合本地處理「消化不良症」的準則,以做為大家遵循的建議標準。
  此次藉由台灣醫學會年會,邀請專家就「消化不良症」在流行病學,致病機轉,診斷方式,及治療的新進發展,做一完整報告。同時也將介紹最新制訂完成的「台灣消化不良處理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