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12:海量資料與雲端在醫療的運用與發展

程 序 表

S12-2
海量資料與臨床應用與研究
李偉強
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務企管部

  臺灣於1995年推動單一的全民健康保險後,除了國民的醫療照護得到更大的保障外,持續累積的就醫資料也已經對醫政管理、健保財務、公共衛生,及醫學臨床的應用與研究,有深遠的影響,而目前所觀察到的效益可能僅為海量資料(Big Data)成效的一小部份,若政府與民間能有系統地去收集與串聯更多資料,其影響更不可限量。當然,對個人隱私權與人權的影響也應同時得到監督。
  衛生福利部國家衛生研究院自1996年起就與中央健保署合作,將醫院對每一位健保民眾的申報資料經過系統性的抽樣與去除可辨識資料後,有條件地開放給學者研究。健保每年產生的就醫資料十分可觀,包括國人在17593家中西醫診所及500家醫院,共約2.75億次西醫門診、2900萬次牙科就診、3500萬次中醫門診、及300萬次的住院(近2億筆住院醫囑)。
  海量資料目前主要的研究領域,包括如:藥物流行病學、流行病學、追蹤性研究、病人安全相關議題、治療的成效、醫療資源是否妥善利用、及資料的探勘等,研究論文已經超過1000篇,發表在國內外210本科學期刊,橫跨60項SCI的領域。許多成果更已經被逐步應用於醫政管理、醫療資源分配、疾病管理、高風險病人的管理,更多的臨床安全與成效性研究結果,也被引用做為實證醫學的一部份,雖說這類以大型資料庫為主的研究,仍有其許多限制,但在部份醫學領域上,已經能補足臨床研究的不足,相輔相成。
  如果與海量資料在其它領域的應用相比,臺灣單靠健保資料庫的做法仍祗是在入門階段,目前的資料多限於申報資料,臨床數據不足,也沒有疾病的嚴重度,因此難以客觀比較治療成效,有待突破。此外,現有的數據如何與個人的其它資料相串聯,用健保卡追蹤個人就醫情形、自購藥品與醫療行為等,若經過適當整理,幾乎可以建構出每一位民眾的「健康帳戶」,而這些資料除了提供平時公共衛生與防疫管理外,更可做為預防性醫療的利器,讓個人衛教及預防醫學資訊能更精準且及時地傳遞到最需要的人,更不用說對相關醫療保健食品、衛材及其它商業應用。
  但永遠不要忘記「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海量資料的產生與應用一定會某種程度侵犯個人的隱私與權益,如何權衡利弊得失,需要醫療界與各界人士集思廣益與理性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