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4:乳癌及大腸直腸癌篩檢
Breast cancer and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程 序 表

S4-5
個人化大腸直腸癌篩檢
李宜家
臺大醫院內科部

 台灣大腸直腸癌目前和其他亞洲國家相同皆面臨發生率逐年增加之威脅,為能早期發現,篩檢策略變成相當重要。目前以免疫化學法糞便潛血(FIT)及直接大腸鏡篩檢(primary colonoscopy screening)為最盛行的兩種篩檢方式,前者一般民眾參與率較高,而後者對於腫瘤敏感度較高,兩者相較,大規模隨機分派性研究曾顯示兩者大腸癌偵測率相似,因而在現行國家型篩檢策略上,兩種做法在各國多為並存之狀況。
  以台灣而言,過去篩檢經驗之演化及考慮經濟效益下似乎是目前較為可行方式,也是本次演講重點。
  台灣大腸直腸癌篩檢乃源自1990年代初期,針對高風險族群進行大腸鏡篩檢之多醫學中心研究,結果顯示此方式可提供23%的大腸癌死亡率下降,仍建議高風險族群應逕行大腸鏡篩檢,此為本國大腸直腸癌個人化篩檢策略之濫觴。
  第二階段是基隆市邀請平均風險族群(average-risk population) 50至79歲之民眾,接受一年一次的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測,此計畫稱之為基隆社區整合性篩檢(Keelung Community-based Integrated Screening [KCIS] program),評估可降低12%之大腸直腸癌死亡率,該計畫也證實針對大腸癌危險因子(如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進行初段預防,可提升篩檢預防大腸癌之效益,此亦為針對一般族群加入慢性病後個人化防治策略之第二緣由。
  本國大腸直腸癌篩檢之第三階段,乃由國民健康署於2004年施行之全國性篩檢計畫,提供50至69歲平均風險族民眾每兩年一次的糞便免疫法篩檢,此國家型篩檢策略發現的大腸直腸癌半數為早期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可有效降低本國大腸直腸癌整體死亡率約10%。
  雖然如此,首次篩檢的陰性結果常常會降低民眾後續篩檢的意願,這導致本國重複篩檢率較低,此外,隨著國家篩檢計畫涵蓋率的逐年提升,陽性民眾的後續確診所需之大腸鏡數量不斷提升,導致臨床端負擔沉重,民眾等待時間延長,確診率也有下降的趨勢,因此,如何針對後續篩檢進行妥善而有效率的設計使低風險族群的過度篩檢將浪費資源,而高風險族群的重複篩檢率下降將使得篩檢間隔癌(interval cancer)的風險提高,兩者皆會顯著降低篩檢的效益。近年大規模的研究發現免疫化學法的數值高低與後續大腸直腸癌之風險顯著相關,且有正向量化關係(dose-dependent relationship),使用此一數值化的特性,針對不同糞便潛血基準值的族群設計個人化的不同後續篩檢策略,是個人化篩檢策略之第三緣由。
   綜合言之,台灣大腸直腸癌糞便潛血篩檢經驗得到以個人化篩檢策略之適當性,此一模式似乎可以做為亞洲國家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增加,但仍屬中低發生率之最具成本效益之篩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