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6:新苗新進展
Recent advance in vaccination

程 序 表

S6-2
接種孕婦保護母嬰
邱南昌
馬偕兒童醫院

  懷孕時期身體的免疫系統會有所改變,若被感染,一方面可能導致母體本身較嚴重的病變,另一方面也可能影響到胎兒,所以增強孕婦抵抗力,減少得到感染性疾病是個非常重要的課題。預防接種疫苗已被證實是經濟效益最佳的對抗傳染病方法,然而仍有不少人對於它的安全性,抱持懷疑的態度。尤其是懷孕期間各種醫療措施都需特別謹慎選擇,顧及母體與胎兒的安危。上市的疫苗都經過大規模的安全測試,但極少會在孕婦身上實施,所以往往缺乏孕婦接種後的反應資料。活性疫苗如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疫苗和水痘疫苗,學理上因為可能有導致胎兒先天感染的可能,所以懷孕被列為這類疫苗的禁忌。非活性疫苗在學理上就沒此顧忌,但仍有人擔心施打後誘發的免疫反應會傷及胎兒。因此有些疫苗,例如人類乳突病毒疫苗,還是認為在沒有較足夠資料前,懷孕時期暫時不要接種。不過這些疫苗,即使活性疫苗,若不知已懷孕而施打了,也只是建議好好追蹤胎兒發育情形並不要因此人工流產終止懷孕,因為並無證實因疫苗導致先天異常的案例。
  近年來在孕婦有兩種疫苗特別被重視,建議應接受施打,就是流感疫苗和百日咳疫苗。孕婦染流感發生急性心肺疾病、住院率及死亡率比一般婦女風險高,而越到懷孕末期其相對危險性越高。孕婦感染流感可能會增加胎兒發生先天性異常,如唇顎裂、神經管缺陷、心肌缺損等問題。除此之外,對胎兒健康的影響包括增加早產、流產、低出生體重及死胎發生的風險。嬰幼兒若感染流感,容易併發下呼吸道感染引發肺炎、中耳炎及氣喘,同時侵犯其他組織器官,甚至併發神經腦病變。孩童流感併發死亡的年齡分佈,以小於六個月最高,但六個月以下卻因為無法引發適當免疫反應而不能接種疫苗。臨床研究証實孕婦接種流感疫苗,可以將抗體傳給新生兒,有效降低六個月以下嬰幼兒的感染機率,同時降低早產、低出生體重兒的發生率及嬰幼兒住院率;特別的是,新生兒還可以由母乳持續得到免疫保護。
  近年來發現百日咳的病人數尤其是大孩子或是成人有增加的趨勢。大多數的人是在幼兒時期接種百日咳疫苗,但施打疫苗的效期大約5至10年後就會失去保護力,所以疫苗效果已經消失的大人,反而變成百日咳的好發族群。嬰幼兒感染百日咳症狀特別嚴重,產生肺炎、痙?或是腦病變等併發症,甚至死亡的病人,皆以他們為主。原本希望新生兒有母親的抗體保護,但若母親都已經沒有百日咳的抵抗力,兩個月以下尚未施打疫苗的新生兒當然就無法得到保護。所以建議不論過去的疫苗接種史,每次懷孕應接種1劑Tdap,可在任何孕程接種。但為了使母親抗體傳遞給嬰兒的接種效益最大化,建議於懷孕第28至36週接種;若懷孕時期未接種,則應於生產後立即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