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6:新苗新進展
Recent advance in vaccination

程 序 表

S6-3
疫苗經濟效益評估
吳慧敏
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院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及國際往來交通頻繁等因素,各類傳染病為人類帶來的威脅性日增,也使全球對疫苗的需求與日俱增,再加上近年來生物技術提升及基因工程導入,促成許多新疫苗的開發,使疫苗市場成為全球成長速度最快的市場之一。然而,在考量是否使用特定疫苗,尤其是決定是否以公費補助特定疫苗時,在有限的醫療資源下,決策者除了疫苗可帶來的效益外,疫苗的經濟效益評估亦是其重要考量之一。
  經濟效益評估可分為成本效益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和財務影響分析(budget impact analysis)二種不同面向的評估,前者評估的是疫苗是否物有所值(value for money),後者評估的是疫苗若納入公費補助後對政府帶來的財務影響是否負擔得起(affordability)。成本效益分析涉及二個以上不同方案(不施打疫苗亦可視為一種方案)在效益及成本上的比較,常見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包括最低成本分析(cost-minimization analysis, CMA)、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CEA)、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 analysis, CUA)、及成本利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 CBA),這四種分析方法的不同之處在於評估效益的方式不同,但在評估成本的方式則都相同。
  當不同方案在各項主要的療效結果上被視為具有相同療效時,可採用最低成本分析(CMA),即選擇整體成本最低的方案。例如,假設兩種輪狀病毒疫苗對嚴重腸胃炎的預防效果相當,則可透過最低成本分析來找出其中成本較低的疫苗。成本效果分析(CEA)以自然單位作為療效結果的衡量,例如以感染人數、發病人數、嚴重併發症人數、或死亡人數等的減少,或多增加的生命年(life-years)等作為療效結果的衡量指標。例如若如果有興趣的療效結果是?疹後神經痛個案的減少,則可運用成本效果分析來評估施打帶狀?疹疫苗(相較於未施打疫苗)每減少一名?疹後神經痛個案所需增加的成本,即增加成本效果比(ICER值),以評估帶狀?疹疫苗是否符合成本效益。成本效用分析(CUA)則以效用(utility)來作為療效結果,以反映人們對各種健康狀態的偏好,常用的療效指標包括生活品質校正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year, QALY)及失能調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 DALY)。例如,比較四價流感疫苗與三價流感疫苗在QALY及成本的差別,以計算出四價流感疫苗相較於三價流感疫苗的ICER值,即每增加一個QALY所需增加的成本為何,以評估四價流感疫苗是否符合成本效益。成本利益分析(CBA)則將不同的健康狀況轉換成貨幣單位以作為療效結果,但轉換方式至今仍有諸多爭議,因而使成本利益分析在健康領域協助實際決策的應用受到侷限。
  未來隨著愈來愈多高價疫苗的問市,疫苗接種政策的制定勢必益發困難,可預期地,未來決策者對疫苗經濟效益評估的需求亦將日益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