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9:後抗生素時代的抗生素抗藥性問題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post-antibiotic era

程 序 表

S9-5
後抗生素時代的危機及轉機
陳垚生
高雄榮民總醫院內科部

  當今全球正處在匯聚中的兩項重大公共衛生危機,即為暴升的細菌抗藥性和直線下降的新抗生素開發。擁有可用及有效的抗生素治療普遍被認為是醫學史上最重要的發展之一。過去二十多年來抗藥性病菌不僅導致可觀的罹病率,而且,細菌抗藥性的增加會減少感染症藥物治療的選擇性並導致更多死亡率和醫療費用的增加﹔大量擴增後線廣效抗生素的經驗性使用,進而促成重要抗藥性細菌或黴菌更形增加的惡性循環,最終是降低病人的安全。很不幸的,同時在未來幾年內可提供具新療效抗生素的選擇仍是無法期待的。細菌抗藥性快速增加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面性而錯綜複雜的;但抗生素的過度及不當地被使用,無論是人用或農畜使用,對細菌所造成的選擇性壓力,咸認是細菌抗藥性產生最主要之原因。面對此項細菌抗藥性的問題,其重大轉機在於其已被世界衛生組織深切體認細菌抗藥性是二十一世紀威脅人類生命安全最嚴峻公共衛生危機之一,若今日不採取立即行動,未來將面臨感染症無可治療用藥。然而,要達成有效抗生素管理來達成明智而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及延緩或降低抗藥性細菌的產生,顯然仍有眾多重大的困難與障礙尚待克服。謹慎而合理的抗生素使用以抑制抗藥性的問題,則仰賴有國家高度的承諾和全面性規畫的方案,按步就緒地推動;監測抗生素使用及細菌抗藥性程度及其對公眾健康造成之不良後果,並產出最新且可靠的相關信息以昭示並教育大眾;以法規促進醫院及社區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及管理;實施確實有效的感染管制。總結,國內細菌抗藥性問題有賴政府建立一跨機關及跨學門平臺,廣泛協調部門間的策略和行動,以抑扼抗藥性的惡化及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