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13:家庭責任醫師與社區整合性健康照護
    Family physician system and Community integrated health care

程 序 表

S13-4
家庭責任醫師與社區整合性健康照護─壢新醫院模式
張煥禎
壢新醫院

  首先我們先簡短回顧何謂家庭責任醫師與社區整合性健康照護,家庭責任醫師與社區整合性健康照護,就是以人為中心、以社區醫療為導向、以在地健康照護為模式、以慢性疾病管裡為優先的照護模式。這樣的健康照護模式,隨著1994年我國邁入高齡化社會,1995年健保開辦後就醫自由度增加對醫療生態的衝擊,以及1999年921大地震後所感受到基層醫療對社區民眾帶來立即性,可近性,持續性照護的重要性,使家庭責任醫師與社區整合性健康照護的觀念更被重視。
  基於上述的理念,並因應政府積極推動「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制度試辦計劃」提供適當分級及醫療模式,強化基層診所和社區醫院的互信和合作,來提昇基層診所的素質及醫療資源合理的分配。本院於民國91年成立全國第一個社區醫療群─南桃園社區醫療群,來積極推動社區共同照護及落實雙向轉診制度。本院更積極推廣建立更完善社區照護網絡,創造當地開業醫師及民眾雙贏。
  在社區醫療群運作的過程中,我們有幾項首創的作法,一是首創「雙主治醫師制度」: 患者若經診斷需轉診治療,可由診所轉介至醫院就醫;住院時,診所醫師可利用中午空檔到院內看診,並與院方醫師同時判讀檢查報告;出院後,患者將轉由診所持續進行追蹤治療;康復後,診所也可持續追蹤、掌握病人病程進展,提供連續性的醫療照護。二是為全台灣第一家建立醫院與醫療群間資訊平台: 建立網路雙向資訊平台,診所醫師可透過網路查看病人在醫院的診療紀錄,醫院如遇診所轉診的患者,則可透過平台了解患者過去的用藥紀錄、過敏史,以把握診療的黃金時間,透過完整的配套服務,提升民眾醫療品質。除了上述兩項創新作法,我們在醫院也設有24小時提供的緊急電話諮詢服務,接受醫療群的家戶會員在有問題需要諮詢或協助時隨時提供諮詢服務,增加可近性,讓醫療群家庭醫師成為民眾的好鄰居,幫助解決健康問題,更能預防疾病。
  在這樣的運作下,我們南桃園醫療群從一個醫療群5家診所含6位醫師,擴增到目前6個醫療群,含38家診所共40位醫師。不但在醫療群的五個組織指標與三個品質指標均能有很好的成績,醫療群醫師與院方合作溝通非常順暢,除了臨床業務外,醫療群亦能參與社區相關課程的教學,院方的旅遊活動,醫療群的醫師們也都很樂於投入參與。而除了醫療群外,本院也推動社區篩檢,除了做好定期四癌篩檢及成人健檢外,透過與社區居民的良好互動,於2000年與衛生局合作成立平鎮市社區健康營造中心,並於2007年成立平鎮市社區營造協會,透過關懷據點與保健站,將健康維護的觸角延伸到各個社區。另外還有獨居老人送餐服務,除了協助照料獨居弱勢長者外,透過送餐服務,也隨時發現潛在健康問題並轉介。我們寄望透過這些點、線、面的結合,達到家庭責任醫師與社區整合性健康照護的目的,與基層醫師合作,一起成為南桃園民眾健康的守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