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7:睡眠評估的新介面
Advances in the Assessment of Sleep and Its Disorders

程 序 表

E7-0
睡眠評估的新介面
李信謙
雙和醫院精神科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睡眠研究中心

  歷史上人類對睡眠有許多的想像,但一直到1924年德國精神科醫師Hans Berger發展出紀錄腦電波的技術,科學家以及臨床醫師才有機會客觀地觀察睡眠中的種種變化。爾後半世紀間,科學上對睡眠的了解倍增,也發展出標準的睡眠評估工具—多頻道睡眠生理檢查。透過睡眠中種種生理訊號的偵測,讓我們對睡眠的迷人世界,有深一層的了解,也慢慢掌握睡眠疾病的病因與治療方向。然而,傳統的睡眠評估介面,雖然並非侵入性,但常因偵測工具以及場所的限制,使睡眠檢查的普及性不高,且耗費人力。電子科技的發達,讓睡眠的評估可以從睡眠實驗室,拉回到受檢者熟悉的居家環境。但這些市售的穿戴式裝置,包括智慧型手機與運動手環,鮮少通過科學性的信效度檢驗,也大大地限制了這些裝置的臨床應用。
  但因為使用者越來越普及,近年來睡眠醫學界不得不開始重視並檢視這些穿戴式裝置的效能。也有洞燭機先者,試圖將晚近的電子通訊技術,結合傳統的睡眠檢查標準,成為睡眠評估的新介面。這場教育性演講,結合國內睡眠評估技術方面的專家,由傳統的睡眠檢查評估開始,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新穎分析與穿戴測量技術,進一步將資料收集雲端化,逐步實踐居家遠距醫療的目標。這些技術,必將對未來睡眠醫學的發展,帶來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