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7:睡眠評估的新介面
Advances in the Assessment of Sleep and Its Disorders

程 序 表

E7-4
穿戴式裝置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測量
劉文德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胸腔內科

  現代社會繁忙的生活型態,加上人口老化、活動量缺乏以及飲食習慣等改變的緣故,睡眠相關的問題在近年來有逐漸增多的趨勢,除了睡眠時間被工作與生活剝奪以外,失眠問題乃至睡眠呼吸障礙(sleep related breathing disorder)等等,對於現代人的生活品質、工作表現以及人際關係上均造成廣大而深遠的影響。
  傳統上評估睡眠品質的問題以及臨床上的追蹤方式,除了於門診就診、睡眠諮商人員的諮詢外,可透過睡眠多項性生理檢查(polysomnography)得知實際的情況,從睡眠深淺程度、身體姿勢、異常肢體動作以至於呼吸型態都可由此獲得客觀的檢查結果;然而,此項檢查亦存在若干缺點,最大的問題在於睡眠場所的變更,於醫療院所進行的檢查,受檢者身處陌生環境,加上身上所貼附的檢查貼片與導線,均會造成睡眠品質的干擾,對於檢查結果造成誤差。此外,目前此種檢查國內僅有少數醫院可以進行,且排隊受檢者眾,等待時間極長,對於需要長時間追蹤睡眠狀況的病患極為不便,這也是睡眠品質問題一直無法普遍接受客觀評估的原因之一。
  所幸近年來因為各種微小化感測器的發展以及便利攜帶的特性,許多穿戴式裝置(wearable device)在個人運動與日常活動量的記錄上已經有逐漸普及化的現象,除了在運動訓練與個人健身方面有相當普遍的應用外,在醫療照護上,也逐漸凸顯其重要性,許多研究已經證明其在睡眠狀況的觀察上具備一定的參考價值。目前針對穿戴式裝置於記錄與監測生理訊號的各種研究,正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帶來新的觀念與分析模式,例如透過加速規(accelerometer)可得知身體活動量與睡眠時的肢體狀態,持續心電訊號的記錄可監控心率、心率變異度(heart rate variability)衍生的自律神經變化、甚至相對血壓的改變等,呼吸肌肉阻抗的變化觀察睡眠時呼吸出現阻礙的情況,打鼾或呼吸聲音的監控等等,由於其觀察的是長時間居家生活的實際情況,更可將睡眠品質與日常身體活動的互相影響與彼此之間的因果關係做一個完整的比較,幫助有睡眠困擾的病患釐清造成問題的原因、藥物或非藥物治療的成效,同時協助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