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3:發展兒科學最新進展
Recent Advances in Developmental Pediatrics

程 序 表

S3-5
抽動不明顯的妥瑞症
Tourette's disorder without remarkable tics
王煇雄
長庚大學醫學院 林口長庚醫院 兒童神經科


  美國精神醫學會2012年發行的DSM-5中,診斷妥瑞症或妥瑞異常(Tourette's disorder)要四個條件:
A.多樣動作型抽動和至少一樣聲語型抽動已有一段時間,但不必要同時並存。
B.抽動頻率可好好壞壞,但從第一樣抽動出現已持續了一年以上。
C.開始是在18歲以前。
D.此情況非導因於一物質(如cocaine)的生理效應或另一醫學狀況(如亨丁頓病、病毒後腦炎 )。
  如果A條件不足,只有動作型或只有聲語型抽動,就只能診斷為持續/慢性動作型或聲語型抽動異常。
  如果B條件不足,只抽動了不到一年,就只能診斷為暫定抽動異常。上一版的DSM-4沒這個診斷,有暫時抽動異常,一個永遠無法下的診斷。C、D條件的起始年齡和排除條款都是必要的。
  不管是妥瑞症、持續/慢性動作型或聲語型抽動異常、或暫定抽動異常,抽動顯然是這類毛病的必要症狀,沒有抽動就和以上毛病搭不上關係嗎?也不盡然;在同一家族,甚至同卵多胞胎,多看得到有以上三種不同診斷的成員,就是同一家族中可以有人妥瑞症,有人持續(慢)性動作型或聲語型抽動異常,有人暫定或暫時抽動異常,當然也有人從沒抽動,但有以上抽動症常共病的過動症、強迫症、自我傷害行為,或其他種種特質。雖然基因研究尚未找到確切的基因主導以上狀況,個人相信有一大群基因共同主導這類狀況,甚至包括許多天才兒童。它們有明顯的家族史是不爭的事實;門診常常看到有妥瑞症的孩子,是由有強迫症的媽媽和有過動症的爸爸帶來的。
  3.4-12.5%的人有過動症,0.8-2.4%的人有強迫症,0.4-3.8%%的人有妥瑞症,如果把更多輕微或不在乎這些狀況的人算進來,至少有一、兩成的人有這類特質,如果有適當的環境讓他們的特質找到出路就不會變成問題,比如在辛苦地區就幾乎沒有,因為他們為了生活忙得不可開交;反而是越富裕、越悠閒、越不勞動的地區這類問題越多。基因與生俱來無從變動,環境則要有決心才能有效改變,孟母三遷是最佳的例子,雖然孟子有沒有以上毛病不得而知,但許多名人確實不因這些毛病而貶抑了他們對人類社會的貢獻,反而展現了高貴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