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8:點亮台灣—人人有家庭醫師
TAIWAN Action plan – Every family a family doctor

程 序 表

S8-2
整合性社區網絡:生活實驗模式
余儀呈
芝山診所


  建構一個能持續運作的服務體系,要先回答一個問題:「是服務整合需求?還是需求整合服務? 」人的需求是多元而複雜的,但最重要的健康決定因子並非醫療,而是生活中的環境與行為。醫療服務不能再侷限於臨床治療,必須擴及健康促進,提供以人為中心,包括生理、心理、社會等全方位之完整性照護。因此,1978年Alma-Ata宣言主張人們(需求端)有權利參與和健康照護有關的計畫;政府(服務端)有責任提供適當活動促進人民健康。1986年渥太華憲章更進一步揭示五個行動綱領,一個國家的健康促進體系要建立公共政策、創造支持環境、加強社區行動、發展個人技能與重整服務體系。
  從2010年起,欒樹醫療群以生活實驗室的方式,在天母、芝山岩及蘭雅地區進行一些努力,從創立社會企業到試圖營運一個社區平台,建立社區居民間的支持網絡。為了社區總需求能被整合以及社區資源要被盤點,2013年試圖串聯醫院、診所、健康服務中心、社區組織、里長辦公室及店家等共同發起「三芝蘭健康學苑」,希望藉由加強社區行動(Ottawa 行動綱領3)來發展社區網絡。2014年起開始辦理老人活動據點,從社會投資夥伴、志工培力開始,不斷嘗試提供課程學習、共餐、社團、消費合作等活動,以發展個人健康知能(Ottawa 行動綱領4)。2015年開始與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合作,與吳菁宜教授團隊之治療師及博士後研究員進行預防失智之介入研究計畫,從社區活動的參與者進行結構化工具篩檢,及早發現輕度認知障礙的老人並提供認知訓練介入,以期有效延緩功能退化並預防失智症之發生。2016年起受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辦理身心障礙者活動據點,探討可否以「能力拼圖」做為資源利用的分析,從被照顧、自我照顧到服務他人以創造價值。
  社區另一個生活實驗計劃探討診所資本社區公有化,透過居民與家庭醫師形成夥伴關係,將受照顧者醫療與生活的需求整合,透過社區據點提供服務(Ottawa 行動綱領5)。醫師未來是否納入公共醫療體系,尚待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