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8:點亮台灣—人人有家庭醫師
TAIWAN Action plan – Every family a family doctor

程 序 表

S8-3
以體系為基礎的共同健康照護
劉宜廉
龍潭敏盛醫院

  隨著台灣高齡人口的增加,民眾對醫療品質的要求及衍生出來的老人照顧需求,使得21世紀醫療體系的健康照護發展趨勢,著重於「以人為中心、以社區為導向、以在地照護為模式、以慢性病管理為優先」的完整照護網絡。然而,面對目前醫療糾紛頻繁,醫病關係疏離,醫療品質參差等問題,醫師如何培養專業技能、人文素養、悲憫胸懷,成為具備人文關懷的良醫?醫療院所如何提供整合性醫療服務,建立起「改善基層健康照護、提升民眾健康知能、發展共同健康照護」為核心的新型態社區健康照護模式?以勾勒出嶄新的台灣健康藍圖。
  自1995年全民健保開辦以來,為達到全民皆納保、保險費率低、給付範圍廣、就醫方便性的目的,導致分級醫療未能具體落實,民眾就診次數居高不下,大型醫院門診負荷量龐大,健保給付方式產生醫療浪費等問題。根據國內外研究的結果發現,基層照護品質越佳時,社區民眾有較低罹病率、較佳醫療可近性、較低再住院率、較低專科質詢、較低急診使用率及較佳偵測藥物副作用等。按全民健康保險法第44條第1項規定:「保險人為促進預防醫學、落實轉診制度,並提升醫療品質與醫病關係,應訂定家庭責任醫師制度。」其實八九成以上的疾病皆能由基層的家庭醫師先行處置,必要時,再由家庭醫師將病人轉診到醫院接受進一步的診治。近年來,在台灣的各個縣市,透過醫院與診所的合作關係及社區資源的有效整合,許多醫療人員,正以一步一腳印的方式,深入社區各個角落,以專業的付出,見證生命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