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研習營
揭開精神疾病的神秘面紗
Unveiling the Mystery of Mental Illness


程 序 表

生-3
心情不好也是病嗎?淺談憂鬱症的生物學病因
廖士程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

  憂鬱疾患是常見的精神疾患,而其中較為嚴重之重度憂鬱症,其終身盛行率,國外報告可高達19% ,且多好發於30-50歲之青壯年。憂鬱症往往伴隨個人、社會、以及家庭功能之嚴重損害,並合併其他醫療支出之增加,對於國民健康與生產力之衝擊甚大,世界衛生組織亦指出與心臟血管疾病相同,憂鬱症是二十一世紀,僅次於心臟血管疾患,影響人類健康及醫療支出之重要疾病。
  過去對於憂鬱症生物性病因學,其理論基礎多源自於單胺缺乏之假說,此一假說最早是在單胺氧化抑制劑以及具有三環結構之抗憂鬱劑能夠治療憂鬱症之發現中提出。此外,由於抗高血壓劑reserpine能引發憂鬱症,而reserpine可以減少腦中之新腎上腺素含量之發現,而有兒茶酚胺假說之提出。其後由於發現血清素同時也受reserpine影響而減少,而且三環抗憂鬱劑也同時增加血清素之含量,因而有血清素假說之提出。這些理論主要是基於治療憂鬱症之藥物與其藥理作用,都會使神經突觸間之新腎上腺素以及血清素增加。常見的憂鬱症生物性病因研究的動物模型包括:強迫游泳實驗、尾部懸吊試驗、學習無助等模式。近年來結合神經傳導物質、大腦功能性連結、內分泌系統之變異,大腦神經滋養因子之調控,以及神經及突觸之塑型、社會心理壓力以及過去生活經驗等整合性病因模式,逐漸為學界所接受及討論。憂鬱症之治療及復健是精神醫療領域刻不容緩之議題,應於早期積極施予治療,而其治療向度應包括生物、心理、以及社會三層面。憂鬱症嚴重程度之不同,決定治療模式的選擇。目前計有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與各種腦部刺激術等可供醫師與病患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