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2:神經退化疾病分子影像診斷新進展

程 序 表

E-2-2
腦部單光子電腦斷層掃描用於巴金森氏病和相關疾病
邱南津
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核子醫學部

  巴金森氏症(Parkinsonian syndrome)此一類以動作障礙為主的疾病最常是由於原發性神經退化,導致基底核(basal ganglia)的多巴胺(dopamine)減少所造成,其他原因則包括了例如藥物、中毒、感染等多種原因。而在退化性巴金森氏病(degenerative Parkinsonism)中,除了原發性巴金森氏病(Idiopathic Parkinson disease, PD)以外,還包括了多種的疾病。因此雖然臨床上可以由詳細的問診、神經學檢查、對治療藥物的反應等做出診斷,但是依然會遇到症狀較輕微、非典型表現的病患而有診斷上的困難。
  核子醫學影像檢查的特點在於可提供生理、生化上變化的功能性影像。單光子電腦斷層掃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和正子斷層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是核子醫學常用的造影技術,雖然PET在影像解析度、靈敏度上優於SPECT,然而其儀器設備、藥物價格遠高於SPECT,因此在普遍性方面就遠低於SPECT;目前也已發展出多種可使用在SPECT上的核子醫學藥物,能有助於對巴金森氏症的診斷。
  由於退化性巴金森氏病和基底核處的多巴胺減少有關,現在有幾種可顯現中樞神經系統多巴胺突觸前、後功能狀況的SPECT放射性同位素造影藥物。
  Tc-99m TRODAT-1是一種SPECT藥物,會選擇性地與多巴胺神經元基底核突觸前的多巴胺轉運體(transporter)結合,而反應出腦部多巴胺系統的功能,藉由Tc-99m TRODAT-1 SPECT可早期診斷突觸前巴金森氏症(presynaptic Parkinsonian syndrome),並與無突觸前多巴胺退化的巴金森氏症(例如藥物引發性巴金森氏症)做鑑別診斷,也可用於鑑別路易體失智症和阿茲海默失智症。
  對於腦部多巴胺系統突觸後的功能變化評估,也發展出可供SPECT造影的藥物,例如I-131 IBZM可結合於突觸後多巴胺D2受體(receptor),由於原發性巴金森氏病只有突觸前的多巴胺神經元發生退化,突觸後多巴胺受體則無,但是多發性系統退化症(Multiple system atrophy)、進行性上眼神經麻痺症(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等則突觸後多巴胺受體也會受損,因此可由I-123 IBZM SPECT做鑑別診斷。
  原發性巴金森氏病和路易體失智症都常有正腎上腺素交感神經節後退化(Noradrenergic post-ganglionic denervation),I-123 MIBG化學結構類似正腎上腺素而會結合至節後交感神經末端,因此也能呈現出上述二種疾病的變化而做診斷。
  這些SPECT影像檢查若能妥善的應用在臨床上,應該有助於巴金森氏症的診斷,而讓患者得到適切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