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講4:瓣膜性心臟病的經心導管介入治療
Percutaneous transcatheter intervention for valvular heart disease

程 序 表

E-4-0
瓣膜性心臟病的經心導管介入治療:引言
黃瑞仁
台大醫學院內科 台大雲林分院

  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無論技術或器材均已進步到成熟階段的此刻,瓣膜性心臟病的經心導管介入治療如今已方興未艾甚至可能成為未來一、二十年介入治療的另一個主流。
  瓣膜經皮介入治療的濫觴為1982年Inoue等人使用氣球擴張來治療二尖瓣狹窄(BMV或PTMV),而台灣則為1987年於林口長庚醫院第一次使用Inoue氣球施行此術式,雖然此類風濕性心臟病近年在台灣病例數已明顯下降,但經過三十餘年此術式仍為中重度有症狀且瓣膜型態適合之二尖瓣狹窄病人的治療首選。
  近年二尖瓣逆流的經心導管介入治療概念主要源自於外科的修補方式,而MitraClipR system即為仿效Alfieri repair之設計,主要應用在嚴重二尖瓣逆流及心衰竭症狀且瓣膜型態適合之傳統外科開刀高風險病人。目前在全球已有超過四萬名病例數,台灣則為臺北榮總於2016年5月完成全台首例。
  在主動脈瓣狹窄的治療方面,過去若為傳統外科開刀高風險或無法選擇開刀的病人,Dr. Cribier曾於1986年開始嘗試用氣球擴張(BAV)來治療此類病人,然而此術式帶來之血行動力及臨床症狀改善較難預測且其效益很少能維持超過一年,這也是BAV無法廣泛應用之主要原因。所幸自2002年Dr. Cribier完成第一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TAVI/TAVR)後,此術式的施行迅速成長,在全球已有超過二十萬名病例數,且應用層面也從高風險病人逐漸涵蓋至風險較低的病人,台灣則在2010年5月於臺北榮總完成第一例Edwards SAPIEN瓣膜置放,同年九月於台大醫院完成第一例CoreValve瓣膜置放,並開始於多家醫學中心施行此術式,至目前已累積數百個案例
  最後談到肺動脈瓣的置換(TPVI),始於2000年Dr. Bonhoeffer等人,台灣第一例則在2015年由台大小兒心臟科團隊完成。然由於病人數目及疾病的變異性,TPVI無法像TAVI能進行大規模隨機對照試驗,惟根據近期發表於JAHA的一篇綜合分析結果顯示此術式在成功率、併發症、再介入率及臨床預後仍有其優越性。
  除上述之外,在不久的未來可以預見將蓬勃發展的是二尖瓣逆流的治療,會有更多元的經導管修補方式甚至二尖瓣置換術。另外,經導管三尖瓣治療目前仍在起步階段,尚未正式進入臨床應用。樂見這些經導管瓣膜治療的發展不僅能為我們帶來更全面的心血管介入治療,更能對改善病人症狀、手術安全性、及長期預後提供更佳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