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演講2:

程 序 表

P-6
第一型干擾素和STAT1:從樹突細胞的發育到疾病的控制談起
李建國
台大醫學院免疫學研究所

  第一型干擾素(IFN-I)是細胞遇到病毒入侵時所產生的一種細胞素(cytokine)。IFN-I和受體結合後會經由一連串的訊息傳遞活化JAK激脢及STAT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接著引發數百種下游分子的產生,然後促進病毒基因組的降解、抑制病毒組合、複製及增生,最後達成抗病毒的反應。 STAT1是調控IFN-I反應的一個最重要的分子之一,STAT1基因剔除細胞或小鼠特別容易受到病毒感染而死亡。事實上, STAT1除了執行IFN-I的功能外,還兼具許多免疫的角色,我們實驗室最近的研究發現IFN-I或STAT1也參與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 DC)的發育及B細胞的分化。IFN-I或STAT1基因剔除鼠的DC包含典型(conventional DC, cDC)及漿狀樹突細胞(plasmacytoid DC, pDC)的數目都有顯著的減少,在一系列的實驗中我們發現IFN-I可以和Flt3配體(Flt3 ligand, FL)進行協同作用,進而促進pDC的生成。其中的分子機制如下,FL會刺激共同淋巴先驅細胞(common lymphoid progenitor, CLP)產生IFN-I, 接著IFN-I利用回饋反應促進CLP表現Flt3受體而加強FL的作用,最後導致pDC生成的增加。由於DC對調控免疫反應十分重要,當體內pDC數目過多或其產生的IFN-I的量過高時,可能會引起自體免疫疾病,如全身性紅斑狼瘡或牛皮癬…等。因此,藉由控制體內IFN-I的濃度或活性,我們可以調控pDC數目的恆定及功能並降低免疫系統的異常活化。除了樹突細胞的發育外,我們也發現類鐸受體(Toll-like receptor, TLR)及其下游的STAT1對B細胞的分化具有決定性的角色。B細胞可以分為B1(主要在腹腔中)和B2(主要在脾臟及淋巴結中)。B2又可以進一步分成邊緣區B (marginal zone B, MZ B)和濾泡區B (follicular B, FO B)細胞。當STAT1被剔除後,TLR配體(ligand)在MZ B及FO B所誘導產生的IgM量顯著減少,而且這個現象在MZ B中尤其明顯。有意思的是這和干擾素的作用無關,而且MZ B在受TLR配體刺激後的活化狀態、複製和細胞凋亡的能力並沒有受到STAT1的影響,唯一有差別是分化成漿細胞(plasma cell)和產生IgM能力變差。此外,STAT1會和Prdm1基因(表現BLIMP-1蛋白)的啟動子(promoter)結合,並調控Prdm1的表現。由於BLIMP-1是B細胞分化的主要調節子(master regulator),其表現量減少也可以解釋為什麼Stat1基因剔除後的MZ B的分化有缺失。然而這個現象有沒有任何生理意義?已知MZ B具有類先天性(innate-like) 的免疫反應,能較快速產生自然抗體(natural antibody)去阻止血液中病原菌的傳播,因此我們利用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做靜脈注射感染,果然發現Stat1基因剔除鼠也比野生型小鼠更容易死,而且MZ B缺少STAT1是造成該小鼠對肺炎鏈球菌感受性提高的原因。雖然這是在小鼠模式下做出的結果,但是在某些STAT1基因發生突變的病人中也觀察到類似的現象,雖然這些人的B細胞數量正常但IgM的量有顯著下降,而且他們也容易受到像肺炎鏈球菌的感染。綜合上述結果,我們的研究顯示了IFN-I及STAT1在先天及適應性免疫調節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