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11:母嬰醫學之新進展
      New development of maternal-fetal medicine

程 序 表

S11-5
產後大出血治療之新進展
詹德富
高醫大附設醫院婦產部

  產後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是產科緊急情況。不論高經濟開發國家和低收入國家都是孕產婦死亡率的前五大原因之一,儘管高經濟開發國家產後大出血的死亡絕對風險較低得多。產後大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是子宮收縮不良(可能與胎盤疾病有關)、創傷和後天或先天性凝血異常。產婦大多會出現低血容量的徵象,任何原因的延遲都可能造成不良的結果。因此,及時診斷,適當的資源和適當的管理對於防止死亡的發生至關重要。包括產前後的監測評估與人員、藥物、設備、足夠的靜脈輸注和血液製品。
  預防方法有溫和的生產方式與積極處理第三產程 (active management of the third stage of labor (AMTSL),包括子宮收縮藥物如催產素(oxytocin)常規預防性的使用,以及控制臍帶的牽引(controlled cord traction)和胎盤娩出後按摩子宮,可減少產後大出血的機會。傳明酸 (transamine)的使用其效益則尚待證實。
  對於持續出血的個案可給予靜脈輸液補充,如需血液製品補充時,應以濃厚紅血球、新鮮血漿、血小板與靜脈輸液以1:1:1:1給予,以避免凝血因子不足或濃度太低造成凝血功能失調的狀況。合成活化第七因子對於凝血功能失調的使用其效益則尚待證實。
  對於生殖道及子宮出血點的檢查與治療,經動脈血管攝影與栓塞有其角色。對於無法止血的個案使用矽膠子宮腔內水球止血有良好的效果。如果吳婦內出血等特殊狀況下,適時轉院執行經動脈血管攝影與栓塞亦有好處。如遇嚴重胎盤疾病狀況者,術前給予血管栓塞或置入氣球則有幫助。
  高危險妊娠轉診制度的推動,讓第一線醫師清楚如何做緊急處理及後送注意事項,例如血壓的維持目標、靜脈輸液給予的比率、減少持續出血的處置與適當的保溫措施,並在最短時間內緊急轉至後送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