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4:甲狀腺臨床實務
      Clinical points of thyroid diseases

程 序 表

S4-4
輻射與甲狀腺
郭錦松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

  早在1920年代,醫界即利用放射線來治療多種青少年疾病包括胸腺腫大、淋巴或扁桃腺腫大、胎記、青春痘及頭皮寄生蟲等,其療效也很不錯,例如它可使青春痘明顯改善且不留疤痕,這種療法也使用了好幾十年,直到1950年代,醫界發現接受放射治療病人的甲狀腺病變、甲狀腺癌症發生率,有增加的現象。其中Duffy及Fitzgerald發現過去有過放射線治療病史者,罹患甲狀腺癌比率較高。再加上之後來自於原子彈爆炸後的生還者追蹤,核能電廠事故對附近居民的影響,以及醫原性輻射對甲狀腺的影響。輻射對於甲狀腺的影響慢慢形成清楚的輪廓。目前已知對於孩童的甲狀腺傷害較大,除了容易導致日後甲狀腺癌的發生率增加,也會引起相當大機率的甲狀腺功能低下。
  研究顯示,原爆受害者受到輻射的傷害,不單是甲狀腺癌,罹患白血病、膀胱、女性乳癌、肺、腦、腸、食道、卵巢、胃、肝、胰臟等惡性腫瘤的風險相對增加,而且罹患多重癌及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的人數也增多。
  其實,我們在臨床上最常遇見的是鼻咽癌患者接受過放射線治療後,一段時間之後造成甲狀腺低下。臨床上除補充甲狀腺素之外,也要留意腫瘤的發生。
  關於核電廠事故對甲狀腺的影響主要來自放射性碘131。如果在核電廠事故發生後國內發現偵測數據超過正常範圍0.2微西弗/小時,將立即加強環境輻射偵測,並開始進行輻射劑量評估,政府會適時啟動各項防護措施,如掩蔽、服用碘片、疏散、食物及飲水管制等防護或干預措施,以確保國人生命財產安全。「碘片」的主要成分是碘化鉀,藉由讓甲狀腺細胞短暫麻痺的效應(Wolff-Chaikoff effect,效力約10 天)來阻止游離碘或放射性碘進入甲狀腺。服用30 分鐘後,就可以發生阻塞功能,放射性碘由曝露環境吸入到甲狀腺約需10 到12 小時,故在吸入「放射性碘」後三∼四小時服用,可以阻擋約50%以上之放射性碘進入甲狀腺內,避免「放射性碘」影響甲狀腺功能、甚至罹患甲狀腺癌的機率。等價劑量達100毫西弗以上時,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會下令緊急應變計畫區(5公里)內民眾服用碘片。緊急應變計畫區之外的民眾,原則上並不需要服用碘片,但若事故嚴重惡化,仍會依輻射外釋情形,視需要發予民眾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