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6:台灣醫療體系建立分級醫療的策略

程 序 表

S6-3
家庭醫師制度的現況與發展
黃振國
基隆市醫師公會

  全民健康保險保險人自92年3月10日起實施「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制度試辦計畫」,實施迄今已由基本支付型及健保回饋型方案並存轉型朝向以會員照護成效之支付方案。短期目標期待建立個別化照護管理、平行和垂直轉診機制、全天候健康諮詢專線,奠定全民皆有家庭醫師之基礎;長期目標為落實家庭責任醫師及照護責任,提升醫療品質。
  此外民眾就醫的自由在台灣為全民健保的一大特色,因此最理想的家庭醫師照護是病人由其最常就醫的診所將其收案成為家醫忠誠會員,該主要照護診所對其有照護的責任。若主要照護診所能針對其忠誠病人,提供以病人為中心,周全性、協調性、連續性的服務,除了可提供病人更有品質的醫療照護,更可鞏固醫病關係,紮根家庭醫師的概念。提供整合性照護,包括個案管理、24小時緊急諮詢專線、與合作醫院的轉診機制、醫療照護品質的提升等,除可增加病人對基層診所的認同,建立家庭醫師制度的規模,並可提升醫療品質確保病人就醫的權益。
  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以下稱本計畫)支付收案會員每人至多800點/年,其中個案管理費250元/年、績效獎勵費550點/年。
  106年5月23日止,收案人數已高達413萬人,較105年增加約153 萬人,參與院所數為4,063 家、參與計劃之醫療群共計526 群、醫師為5,182人。
本計畫之長期效益:1.提升醫療院所間之合作;2.推動分級醫療,提升轉診效率;3.提供優質轉診服務;4.強化收案會員知能,提升民眾自我照護能力
  未來規劃目標:1.行政簡化;2.長期經營;3.鼓勵合作;4.周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