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討論9:癌症免疫治療新進展
      Recent advances in cancer immunotherapy

程 序 表

S9-4
A new role of radiotherapy in the era of immunotherapy: abscopal effect
洪志宏
林口長庚醫院放射腫瘤科

   伴隨遠隔效應 (Abscopal effects)是指局部腫瘤照射後,與受照射區完全隔開的腫瘤組織出現可測量的消退反應之現象。主要是經由活化免疫系統所造成。伴隨遠隔效應很早就被觀察與報告,但事實上很少在單獨放射治療後發生。其原因在於抗腫瘤免疫力的產生牽涉到抗原在被樹突細胞認知、產生T細胞反應、活化殺手T細胞等多重步驟,放射治療本身無法增強所有步驟,因此通常不能反轉患者腫瘤對免疫的耐受性。但現在合併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與腫瘤放射治療,就能在這多重步驟中共同作用產生加成效果。
  在本次報告中,將介紹伴隨遠隔效應的產生機制。腫瘤放射治療後在免疫反應中最重要的作用在於增加腫瘤抗原在質與量上被樹突細胞的認知與呈現。此乃經由放射引起細胞calreticulin (CRT)移位到細胞膜引起樹突細胞 (dendritic cells, DC) ,使DC吞噬死亡中細胞。放射後細胞釋放HMGB1 (high-mobility group box-1)和樹狀細胞上的TLR-4(toll like receptor)結合促進腫瘤抗原被呈現。同時放射後產生ATP 活化發炎體(inflammasome),並釋出細胞激素interleukin (IL)-1β 幫助活化樹狀細胞 。
  在臨床上尚無前瞻性的研究來顯示如何合併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與腫瘤放射治療可以達到最佳的伴隨遠隔效應。但一般而言若在副作用可接受的範圍,放射會傾向以每次大劑量(如6-8格雷(Gy))的少分次(Hypofractionation)進行。但傳統劑量的放射治療也曾在某些報告顯示有效。而放射的時間點會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同時或勿相隔太久。現在臨床上對於伴隨遠隔效應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生物指標來預測病患在照射後是否會產生效應,及其產生效應後是否可長期維持。這些都有待更多的研究來探討。